-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协同发展共同体第四子共同体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仰韶文化遗址 B.二里头遗址
C.殷墟遗址 D.红山文化遗址
2.如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研学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示意图,其中(1)处最恰当的是
A.思想上学术下移百家争鸣B.政治上诸侯争霸兼并不断
C.教育上学在官府人才辈出D.对外关系上丝绸之路开辟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4.“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B.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C.秦朝实行郡县制D.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
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6.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最符
合这一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A.制度创新走向统一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民族交融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7.据下图“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枢决策权力弱化 B.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
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中书省地位逐步下降
8.从制度角度上,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问题是
A.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C.隋唐时期推行三省六部制D.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9.元朝统一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管辖地方乃至边疆事务,
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这一制度
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B.加速了士族阶层的衰落
C.破解了藩镇割据的难题D.加强了地方诸侯的势力
10.郑和下西洋时,每次都带去大量的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锦绮和金银等各类商品,每到一地,即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明朝皇帝诏谕,邀请各国派使臣到中国,赏赐锦绮纱罗和金银货币等,并接受当地贡品,然后就用船队所载货物进行互市交易。这反映明朝
A.重视发展海外贸易B.具有朝贡贸易特征
C.具有海洋主权意识D.熟知近代外交准则
11.清代江南地区从事棉纺织业的家庭“往往家无斗储而被服必极华鲜”“有乡村妇女,簪必金珰,衣必锦绣”。这反映江南地区
A.商人群体实力雄厚B.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C.妇女地位受到重视D.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12.1880年,刘铭传奉诏入京之际力请修建铁路,李鸿章倾力赞助。但更多的人却“群相哗骇”,认为修建
铁路“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会致“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这主要说明当时
A.封建旧观念与近代化相冲突B.社会各阶层都支持修铁路
C.交通近代化以修建铁路为主D.修建铁路会破坏祖宗成法
13.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是指
A.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B.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C.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4.如右图为1912年辛亥革命周年纪念之际,《真相画报》发表漫
画《一年来之回顾》,描绘了官僚从“匿迹销声”到“高谈阔论”、
政治从“推倒专制”到“死灰复燃”的画面。该漫画
A.批判了北洋政府的封建性
B.反映了社会变化的新进展
C.讽刺了辛亥革命的落后性
D.展现了民国时期的新气象
15.“原来抱着很高热情期待的‘公理战胜强权’,在和会上收回一些主权,至此全部化为泡影。失望带
来的痛苦格外强烈,愤怒终于像火山那样爆发了。”这一事件
A.是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的早期尝试B.成为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其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河南省项城市老城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福建省上杭五中高一第一学期元旦练习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北省保定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南阳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练习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项城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新密市职教中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一)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新乡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