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测评.pdf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测评.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测评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时太史令司马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叫作《太初历》。汉武帝采

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他组织学者,制订《太初历》。司马迁组织的修历队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参加者

之间观点上出现了分歧,来自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

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司马迁等信奉的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

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

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在修历过程中的争论。双方争论得非常激烈,

以至于到了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程度。对此,汉武帝采用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订自己心仪的历

法,然后拿出来接受检验,谁的历法更符合实际,就用谁的历法。最后的结果是浑天说者邓平等人制订

的历法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于是就采纳了邓平的历法。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曾停歇,

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

(摘编自《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材料二5月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

随后,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开始两器分离,继而环绕器升轨返回停泊轨道,着陆巡视器运行到距离火星

表面125千米高度的进入点,开始进入火星大气。

天问一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

伞,进行伞系减速,主要有降落伞展开、抛大底、抛伞、抛背罩几个步骤。当速度降至100米/秒时,天

问一号通过反推发动机进行再减速,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在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

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装置的保护下,落到火星表面。

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30日,天舟二号货运

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近地轨道精准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天和核心舱迎来第一位“访客”。

按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共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

运飞船发射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

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开始,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

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就徐徐展开了。时至今日,中国航天事业在几代航天人的顽强拼搏

下,在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像英国广

播公司(BBC)所说,“中国最近在太空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摘编自《南方日报》、“中国青年网”等)

材料三飞天梦是我们民族的千年梦想,正是这种特别的梦想、特别的精神,才可能有特别的业

绩。在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实践过程中,中国航天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特质,是一首史无前例的赞歌,值

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铭记。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自然环境恶劣

的驻训场;白手起家、晚他国30多年起步,

持续数十年的昼夜攻关;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在与外界隔绝的狭小空间,独自一人72小

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然而,中国航天人没有被吓倒,他们咬紧牙关,一次次向艰难险阻

发起进攻,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挑战。

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创新道路。为了确保中国载人航天事

业的后发优势,我们在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

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中,一开始就瞄准世界一流,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

在自己手里。

载人航天是用生命去探险、用躯体去铺路的神圣事业。从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来看,航天员从

选择这份使命那一刻开始,就始终与巨大风险、考验为伴。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员,

其中27人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罹难。正是由于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最大,他

们才能始终以报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