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阅读专题1】源与流:古典诗歌的体裁》教学课件.pptxVIP

《【阅读专题1】源与流:古典诗歌的体裁》教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源与流:古典诗歌的体裁

阅读专题1

学习目标本专题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导入专题。联读本单元8首诗歌并适当拓展,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发展脉络,理解古体诗、近体诗、词等体裁的基本知识。

预习任务必修上册的古代诗歌共14首,包括第二单元2首、第三单元8首和“古诗词诵读”4首。朗读第三单元的诗歌,标注节奏(如“采采/芣苢”)、押韵(一韵到底用△、多韵依次用△○,标于押韵字之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按照体裁,这些诗歌可分几种类型?为什么?我国古代诗歌体裁的发展有何规律?

目录任务一尝试分类排序任务二探究古体诗的格律特点0102任务三探究近体诗的格律特点03任务四探究词的格律特点04任务五总结规律05

任务一尝试分类排序

将必修上册14首诗词按体裁分类,再按时代排序。借助时间轴,建立基本的时序和体式分类。分类排序,可采用活动卡片或板书方式;排定的样式做好保存,将用于“任务五”。图中《弹歌》《离骚》《十五从军征》《天净沙·秋思》等暂不呈现。

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古体诗(四言、骚体、乐府、古风)?近体诗词曲弹歌芣苢、静女离骚十五从军征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登高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天净沙·秋思

任务二

探究古体诗的格律特点

以必修上册古体诗作品为例,从字数(篇式)、句式、押韵等方面,逐一探究四言、乐府、古风的格律,消除“任务一”中的争议或错误。探究结果,可用表格呈现。

体裁作品字数(篇式)句式押韵四言《芣苢》《静女》《短歌行》无固定篇式:《芣苢》重章复唱,《静女》有重章痕迹多四言两拍(二二),也有五言三拍(俟我/于/城隅)均句尾韵、换韵;《芣苢》偶句押,《静女》二章句句押、三章交韵;《静女》首章、《短歌行》每章首句入韵

体裁作品字数(篇式)句式押韵乐府古风《十五从军征》《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形式自由,句数不限,章法灵活;两首唐代乐府歌行篇制大《十》五言三拍,《梦》七言为主,杂有四言、五言、六言(骚体)或九言;《琵》七言四拍均句尾韵;《十》偶句押韵,一韵到底;《梦》十二韵,《琵》二十韵,含句句押、偶句押,平仄韵通押续表《涉江采芙蓉》《归园田居》形式自由,句数不限均五言三拍(二一二或二二一)均句尾韵、偶句押、一韵到底,首句不入韵

任务三

探究近体诗的格律特点

1.探究《登高》。叶嘉莹教授说:“在中国诗歌的体裁形式之中,最为精美的就是七言律诗。”《登高》被明代胡应麟推为“古今七律第一”。《登高》格律谨严吗?

步骤按现代汉语来读,哪些字的平仄不合“隋唐诗韵”,押韵是否有问题,猜想原因所在。研究“隋唐诗韵”句内平仄、句间平仄的规律。研究《登高》对仗的情况。(平仄加方框的字,可平可仄)

杜甫《登高》现代汉语隋唐诗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结《登高》押韵、平仄、对仗的特点:近体诗的押韵:(1)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2)限用平声韵。(3)押韵的字不可重复。(4)押韵的字须属同一韵部(首句可用邻韵)。(5)一韵到底,中途不可换韵。近体诗的平仄规律:(1)一句之中平仄交错。(2)一联之中平仄相对,违反的叫“失对”。(3)两联之间邻句相粘(平仄相同),特别第二、四字(五言的仅第二字),违反的叫“失粘”。(忌孤平、三平调及拗救等不宜教授)

近体诗的对仗: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可对可不对,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必须对仗。对仗的要求是:(1)字面相对,意义相对或相反。(2)词性一致。(3)结构相对,即句子结构相同。(4)避免同字相对(当句对除外)。(5)避免同义相对,违反叫“合掌”,是诗家的大忌。

2.辨析杨万里《插秧歌》的体裁。运用前面习得的古体诗(古风)、近体诗知识,确认其为七言古风。(1)看押韵,句句押韵,且均为入声字(“答、匝”十五合、“接、霎”十六叶、“插、甲、胛、鸭”十七洽),不合近体诗双句押韵、限用平声韵的规则。(2)看平仄,18个字存在问题,未遵守平仄交错、粘对规律。(3)看对仗,中间两联该对而未对。

任务四探究词的格律特点

提供“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等词谱,选其一对读;比较词与近体诗在格律方面的不同,体会词的格律特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变格)词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