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双碳”背景下我国钢铁领域碳减排路径研究.docx

“双碳”背景下我国钢铁领域碳减排路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碳”背景下我国钢铁领域碳减排路径研究

摘要:我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煤矿和铁矿石资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污染,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基于相关数据,阐述了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情况,并利用公式对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进行了粗略计算,总结得出了目前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所面临的三大挑战,针对上述挑战,本文从制度、技术、能源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概述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直到2020年,各国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达成了基本共识,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钢铁行业既是我国的基础工业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行业,在“双碳”背景下,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减排、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一系列碳减排措施应用于钢铁生产的各个环节,然而钢铁行业仍然是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巨头,2022年我国钢铁产业的碳排放量约为18.2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以上,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

为了实现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世界各国学者围绕碳减排领域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在低碳技术研究方面,龚奂彰和黄秀玉阐述了钢铁行业各类高效碳减排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展望了未来高品质钢材低碳化、绿色化冶炼的发展之路[1]。梁志刚介绍了绿色钢铁冶金的主要技术,探讨了以绿色技术实现钢铁冶金节能减排的策略[2]。ManuelBailera等系统地回顾了应用于钢铁工业的PowertoX工艺,首次提出了将氧燃料炼铁和电力制气相结合的新概念[3]。ZhiyuanFanandS.JulioFriedmann综述了目前全球钢铁生产的现状,评估了现有的脱碳技术以及这些脱碳方法的组合[4]。ThomasEchterhof论述了碳中性生物质碳源、循环橡胶碳源和塑料碳源替代化石燃料注入碳源的潜力,提出了研究和开发替代碳源的机会和需求[5]。在减排路径研究方面,周翔从优化炉料结构、关键节能降碳技术创新、突破性的低碳新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双碳”背景下我国炼铁工序的碳减排路径[6];程茉莉通过阐明钢铁企业碳排放结构,从近中期及远期角度进行情景分析[7]。高岩等分析得出钢铁企业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和履约碳减排两大重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8]。

现有的文献基于不同的角度对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措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发布的最新数据,阐述了我国钢铁行业生产和碳排放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三大挑战。本文从制度、技术和能源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方案以促进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二、钢铁行业粗钢产量及碳排放现状

(一)钢铁行业粗钢产量

2022年,我国生产粗钢10.18亿吨,同比下降1.7%,降幅较上年相比收窄。从月度情况看,1~5月粗钢日产逐月上升,并于5月份达到最高点,6~7月产量下降,8~9月产量上升,10~11月产量下降,11月份下降至年内最低点,12月有所回升。8~11月日产水平同比有所增长,其余月份均低于去年同月。

由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未将钢铁行业进行单独分类,本文参考文献9,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能源消耗视为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9]。《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2017年间,粗钢产量逐年增长,与之对应的,除2016—2017年能源消耗量有所下降之外,2017—2020年能源消耗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钢铁行业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针对目前产量的增速而言,效果并不明显。2016—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和能源消耗总量情况如图1所示。

(二)钢铁行业碳排放现状

基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能源消耗和粗钢总产量数据,沿用相关研究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构建钢铁行业碳排放算式:

C=I×P(1)

式(1)中,C为碳排放总量,I为吨钢碳排放量,P为粗钢总产量。

由此可近似计算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1)2016—2018年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2018—2019年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2019—2020年略有回升;(2)2016—2018年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2018—2020年呈下降趋势;(3)总体来看,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

根据《中国环境报》2021年公布的相关数据,我国钢铁行业每生产一吨粗钢需排放约为1.7~1.8吨二氧化碳,根据2022年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报告,2021年国际钢铁行业吨钢碳排放量约为1.91吨/吨粗钢,中国钢铁行业吨钢碳排放量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钢铁行业减排形势乐观,由于我国粗钢产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因此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为进一步

文档评论(0)

ZC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