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樟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ocx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DB44/TXXXX—XXXX

樟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樟树(Cinnamomumspp.)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方法、防治技术和防治效果检查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地区樟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2011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感病率incidencerate

遭受叶部病害危害的林分,单位面积上感病的叶片量占全部叶片量的百分比。

3.2

受害株率ratioofinfestedtrees

单位面积上林木遭受有害生物危害的株数占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3.3

受害梢率ratioofinfestedleadingshoots

单位面积上林木主梢遭受有害生物危害的株数占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3.4

林木死亡率ratioofmortality

单位面积上林木遭受有害生物危害致死的株数占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3.5

失叶率ratioofleavesloss

遭受叶部害虫危害的林分,单位面积上整体树冠叶片损失量占全部叶片量的百分比。

2

DB44/TXXXX—XXXX

3.6

虫口密度populationdensity

单位面积或每株的虫口数量。

4主要病虫害

4.1主要病害

主要有樟树炭疽病(Glomerellacingulate)、樟树毛毡病(Eriophyessp.)、樟树褐斑穿孔病、樟树黄化病、樟树枝枯病(Cytosporellacinnamomi)、樟树溃疡病(Phytsalosporasp.)、白绢病(Sclerotiumcinnamomi)等,参见附录A。

4.2主要虫害

主要有樟曼盲蝽(Mansoniellacinnamomi)、樟脊冠网蝽(Stephanitismacaona)、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speculum)、樟个木虱(Triozacamphorae)、樟叶蜂(Mesoneurarufonota)、肉桂突细蛾(Gibbovalvaquadrifasciata)、樟巢螟(Orthagaachatina)、樟蚕(Eriogynapyretorum)、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樟青凤蝶(Graphiumsarpedon)、黑翅土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樟密缨天牛(Mimothestusannulicornis)、肉桂双瓣卷蛾(Polylophacassiicola)、东方蝼蛄(Gryllotalpaorientalis)等,参见附录A。

5调查

5.1病害调查

5.1.1踏查

每年3月~6月和7月~10月各踏查一次,调查病害的发生种类、分布、发病程度等。调查结果记录于附录B的表B.1。

5.1.2专题调查

5.1.2.1标准地设置

根据踏查结果,对有病害发生的林分,设置标准地调查,人工林标准地面积不少于寄主面积的3‰,天然林不少于0.2‰;种苗繁育基地不少于栽培面积(数量)的5%。标准地内要有100株以上寄主植物,每块标准地调查株数30株以上。调查病害的分布、危害部位、危害樟树种类等。在连续多年发病重度以上的林地内设立长久性标准地,进行逐年多次调查。调查结果记录于附录B的表B.2。

5.1.2.2调查方法

在标准地内,对病害分布均匀的林分采用随机取样法;分布不均匀的林分,间隔一定行数采用平行取样法;狭长地形或复杂梯田式林分,采用“Z”字形或螺旋式调查;条件基本相同的近方形地块林分,采用对角线法。调查数占总体数的5%。

5.1.3发病程度统计

不同病害危害程度,根据LY/T1681和LY/T2011,按附录C中表C.1、表C.3的规定分级。

3

DB44/TXXXX—XXXX

5.2虫害调查

5.2.1踏查

每年3月~10月,每月调查1次~2次。观察樟树叶片、枝干(枝梢)和根部的受害情况。调查结果记录于附录B的表B.1。

5.2.2专题调查

5.2.2.1标准地设置

根据踏查结果,对有害虫发生的林分,设置标准地调查,叶部(枝梢)害虫:每6.7hm2~66.7hm2设一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0.2hm2以上,要有100株以上寄主植物,调查株数不少于30株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