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悠久,立官设守,肇始于夏朝,至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时已初具体制,而后历朝沿袭并发展,官职名称开始有所变化,同一官衔的品级也有所不同。在古代,表示官阶尊卑的标准单位曾经有两个。
秦汉时期的标准单位是“石”,隋唐以后,官阶单位改成了“品”。
以“石”计算官阶的时期
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以“石”为单位计算官阶了。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使得最初的上千个诸侯国变为十来个大国,在这期间我国社会制度也发生了剧烈变革。
为了在剧烈的兼并战争中求得生存,从春秋末年起,各国诸侯不得不放弃“世卿世禄”制度,选用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担任官吏。
当时,各国领土不断扩张,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力量空前增长,因此,从战国初年开始,各国便已经不再用封割采地的方法养活官吏,而开始支付俸禄。
最早支付俸禄的方式,就是按时支给实物(米或谷)。
官高者获得的就多,位卑者获得的就少,国家每年都会支给禄米若干。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度量单位就开始被借用,用作当时的俸禄级别单位。
当时各国计算俸禄的单位是不一样的:齐魏等国的计俸单位是“锺”,卫国是“盆”,楚国是“担”。
用“石”计奉的国家除燕国外,还有秦国。
由于俸禄的厚薄与官位高下尊卑相一致,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石”逐渐有了新的内容,同时也被用来表示官阶的尊卑。
秦朝灭亡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吏俸禄级别也统一用“石”作标准,汉朝也沿用秦朝的制度。
在俸禄制度产生之初,实际所得禄米数与“石”数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到了两汉时期,这两个数目却不符合,有的差距还相当大。
这时,“石”数已经成为一种级别标准,不再是俸禄的准确数字了。
秦汉以后,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官阶制度上,这些变化也有所反映。
特别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皇权的加强,以及门阀士族阶层的兴起,对官阶制度的演变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个时期,官吏的俸禄改用现钱来支付,不再用实物了。
以“品”为单位计算官阶的时期
魏文帝曹丕为了篡夺东汉政权得到门阀势力的支持,他改革两汉以来的“察举征辟”制度,实行符合门阀利益的“九品官人法”。
选举制度的这一变化,引起了官阶制度的重大变革,所有官吏和士人,分成自“上上”到“下下”的九个等级,即“九品”,按不同的等级授予不同官职。由于是按“品”授官,这样一来,各种官职也可以用“品”来衡量了。
“品”就成为了表示官阶尊卑的一个新的标准单位。
新的官阶单位“品”产生后,“石”便仅仅作为俸禄多寡的单位而存在着,无法具备表示官阶尊卑的职能了。
在随后的三百多年历史中,“品”代表官阶的尊卑,“石”代表俸禄的厚薄,这两种单位同时使用,俸禄制度一直非常混乱。
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为了使官阶标准与俸禄标准统一起来,规定:“命尚书删定郎济阳蔡法度定令为九品。
秩定,帝于品下注:一品秩为万石,第二、第三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为二千石。
”通过这一改革,才消除了“品”与“石”相矛盾的情况。
鲜卑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了北朝拓跋魏政权,它的官阶制度是模仿南朝设置的。
拓跋魏建国之初,原始游牧部落的习惯还保留着。
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北魏政权开始采取全盘汉化的政策。
孝文帝重新制定了管制,在参考南朝模式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北魏在官阶制度上设置九品官阶,每品分为正、从两级,每级又分成上、中、下三等。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官制。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又取消上中下三等,保留正从两级,自正四品以下,每品再分为上、下两阶,共有正从九品三十阶。
自从曹魏时期九品官阶出现之后,两晋宋齐各代的官阶都只有九品,而且不分正从。
从三公到小吏,仅用这九个品级来区分庞大的官吏集团中的尊卑贵贱,显然是不够的。梁武帝天监七年(公元508年),官阶制度再次改革,改为十八班官阶制度。
北齐的官阶制度虽然沿袭北魏,但是却不用“品”而改用“命”。
北周官阶最高为“正九命”,次为“九命”,最低为“一命”。
由正一品到从九品,每年各支给俸禄由八百匹至二十四匹不等,执事官还按品级给以不同数量的职分田。虽然北周的官俸是支给禄米,但是数额是按官阶等级“命”支给。
这时的“石”为衡量单位,只表示禄米的多少,与秦汉以来作为官阶或官俸级别的“石”毫无相通之处。
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后,沿用北周的官阶制度,在统一中国之后,正式制定“正从九品三十阶”的官阶制度。
官吏的俸禄也按照官品的尊卑来支付,不再另设标准。
隋炀帝杨广曾一度废除上下阶,只保留正从十八品,但是不久之后又改了回来。
从此以后的一千多年里,正从九品三十阶制度便成为正式的官阶制度,历代王朝一直沿用,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这一官阶制度才被废除。
下面是中国古代主要官衔的介绍: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员工管理培训手册样本.doc
- 2024年度公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3篇.docx VIP
- 领导班子2025年紧紧围绕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等“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x VIP
-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doc VIP
- 《2、3的加减法》课件.pptx VIP
- 附件1.9重氮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试行).doc
- 2023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招聘“两新”组织党建专职党务工作者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最全心脏瓣膜病课件.ppt
- 2025腾讯视频综艺营销手册.docx
- 2024年人教高一主题班会课件:例1《开学第一课》(共47张PPT).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