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31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面神经的应用解剖↗锥体束(双侧)↘面神经皮层中枢面神经核↘锥体束(对侧)↗↗额肌、眼轮匝肌、皱眉肌↘同侧颜面下部肌肉第32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面神经的分段:共分8段运动神经核上段运动神经核段小脑脑桥角段内耳道段(10mm)迷路段(2.25~3mm)鼓室段(11mm水平段)乳突段(16mm垂直段)颞骨外段第33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面神经的组成及分支
面神经--岩浅大神经--蝶腭神经节--泪腺及鼻腔腺体--镫骨肌神经--镫骨肌--鼓索神经--舌神经--舌前2/3味觉--下颌下神经节--颌下腺、舌下腺--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第34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听觉生理
人耳能感觉到的频率:20~20000Hz,但1000~3000Hz最敏感基本概念:分贝(decibel,dB)、共振、共振频率、听阈、听力图、感觉阈或痛阈、听觉感受区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空气传导与骨传导第35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空气传导
1.3∶1声波锤骨——→砧骨↓↑↓耳廓—→外耳道—→鼓膜镫骨—→前庭窗(55mm2)17∶1(3.2mm2)╰空气振动╯╰——传声变压——╯(外耳)(中耳)—→外、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液体波动╯╰感音╯╰神经冲动╯╰综合分析╯╰—(内耳)—╯(迷路后)(大脑皮层)第36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传导正常听觉功能中,由骨导传入耳蜗的声能甚微,无实用意义,但在耳聋鉴别诊断中非常重要。途径有两种传导方式:移动式压缩式第37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耳生理收集声波辩别声源方向第38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耳生理变压增益:(听骨链1.3∶1)?(鼓膜—镫骨底板、前庭窗55∶3.2=17)=22.1倍,约27dB.鼓室肌(鼓膜张肌、镫骨肌):防止或减轻耳蜗受损第39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咽鼓管生理功能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引流防声防止逆行感染第40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耳蜗生理传音——前庭窗→外、内淋巴→毛细胞感音——毛细胞第41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平衡生理
人体维持平衡主要依靠前庭、视觉及本体感觉三个系统的相互协调来完成,其中前庭系统最重要。半规管生理:感受正负角加速度。球囊及椭圆囊生理:感受直线加速度,维持静平衡。球囊——额状面,四肢内收肌和外展肌张力椭圆囊——矢状面,四肢伸肌和屈肌张力第42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耳的检查法耳的一般检查法咽鼓管功能检查法听功能检查法前庭功能检查法影像学检查法第43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咽鼓管功能检查法咽鼓管吹张法1.吞咽试验法2.瓦尔萨尔法(Valsalvamethod)3.波利策法(Politzermethod)4.导管吹张法鼓室滴药法咽鼓管造影术正、负压平衡试验法第44页,共6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耳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