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镀锡《古代诗歌比较阅读与鉴赏》专项练习.docx

高考语文镀锡《古代诗歌比较阅读与鉴赏》专项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镀锡《古代诗歌比较阅读与鉴赏》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节选)①

李白

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②人,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云山③

杜甫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④作赋客,力尽望乡台。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元水宿,何事有余哀。

【注】①写于公元756年,屏风叠,在江西庐山下。②济代:济世。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世”为“代”。③写于公元760年作者寓居四川成都时。④神交:梦魂相交会。形容思慕深切。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体现了时间的变化,诗人先写过往之经历,再写此时心绪,最后写未来期许。

B.杜诗体现了空间的转换,诗人身在蜀地遥望京师,京师音断故而详叙蜀地之漂泊。

C.这两首诗与黄庭坚的《登快阁》,都有“鸥”这一意象,但表现的情感截然不同。

D.李诗换韵恰切,杜诗对仗工稳,这两首诗共同展现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不同美感。

2、这两首诗都以安史之乱为背景,诗人对战乱时局的态度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

虞世南

垂缕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②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垂缕:帽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蝉腹下的针喙。②本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③南冠:指囚徒。④玄鬓:指蝉。⑤白头吟: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3、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蝉》为五言绝句前两句从外形、食性、声音、所处位置描写蝉的特点;后两句由此发出议论,为全诗点睛之笔。

B.《咏蝉》为五言律诗,二、四句对仗工稳,由蝉及人,颜色对比中触发老大之伤;巧用典故,暗含被诬获罪之怨。

C.这两首诗均写秋蝉,都写了蝉声,一为远播流响,一为易沉之响,特点不同;都撷取了露、风等意象入诗,但兴寄各殊。

D.这两首咏物诗均托物言志,即运用象征等手法,寄意于物,以物抒怀。王磬《朝天子咏喇叭》、骆宾王的《咏鹅》均采用了此写法。

4、这两首诗中蝉的艺术形象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咏芭蕉

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春笋

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①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注】①上番:初番,头回。多指植物初生。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郑诗前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芭蕉叶叶递生、生长不息的情状,为后文的抒情作好了铺垫。

B.郑诗第三句,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将情感具体化,从而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悠远缠绵,无穷无尽。

C.杜诗前两句,用几近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春笋生机勃勃、繁密满林的生长态势,流露出喜悦之情。

D.郑诗由描写到抒情,情感正面点出;杜诗则由描写到叙事,但仍以抒情作为内核,情感含而不露。

6、两诗的末句,一“怨”一“嗔”,字面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实则大相径庭。试作比较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山居

徐玑

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

地僻春犹静,人闻日自迟。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

踏莎行·山居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①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①松醪:用松肪或松花酿制的酒。

7、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诗首联前句写垂柳婆娑、劲竹青翠、繁花似锦景色,后句写绿草春池与山居之所相接,自然环境与屋舍完美融合。

B.徐诗尾联写小鸟忽然停止鸣叫,飞离而去,一会儿又相随人后,饶有情趣,衬托出山居环境的幽静,和颔联相呼应。

C.张词上片“物情潇洒”,写出景物之情,又可见词人潇洒的笔意。景中有我,我在景中,情深意远,极尽赏爱之意。

D.张词下片以乐景衬哀情。先写中秋佳节,词人望着一轮明月高挂林梢,接着笔锋一转,引出下文对借酒消愁的叙写。

8、这两首诗词都是写山居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有共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秋海棠

清.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9、下列对这两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