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2.太空一日》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2.太空一日》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024)教案

22.太空一日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关键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

2.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心理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4.学习航天人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科学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2.训练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提取及重组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展示航天图片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不过是沧海一粟。从古至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万户怀揣飞天梦想,勇敢尝试,虽未成功,却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如今,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你们是否好奇,宇航员在太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杨利伟的脚步,走进《太空一日》,去揭开太空之旅的神秘面纱。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教师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后,为了让人们了解太空探索的过程和意义,也为了记录下自己独特的太空经历,他撰写了《太空一日》,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为中国航天事业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2)走进作者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舒婷”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中,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10月15日,他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著有《天地九重》。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2)析一析多音字。

(3)释一释重点词。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把此故事的大致内容讲给大家听。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归纳)

学生: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学生:我看到了什么

学生:神秘的敲击声

学生: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教师:同学们,杨利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

学生: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快速浏览课文,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状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第一次意外26秒的共振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学生:第二次意外本末倒置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学生:第三次意外神秘敲击声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学生:第四次意外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学生: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震动很大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教师:同学们,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自由朗读文章,找出能够体现杨利伟作为一个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的句子。

学生勾画语句:①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当时痛苦的感受。

学生勾画语句:②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眼见为实。

学生勾画语句:③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当不能确定看到的是什么的时候连用三个表示推测的词语,体现了杨利伟表达时语言的严谨性。

学生勾画语句:④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不光写出了从飞船上看到的北京白天的样子,也描述了它夜晚的样子。

学生勾画语句:⑤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如果说在太空能够看到地球上唯一的建筑物长城,那将更令中国人骄傲,但是杨

文档评论(0)

鹏城九九李老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虽枯木老朽,仍血气方刚,自嘲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