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北宋的政治第6课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新课导入思考: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宋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北宋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的史实。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认识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时间建立者都城建立事件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东京(开封)陈桥兵变,“黄袍加身”960年赵匡胤1、宋朝的建立“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清朝学者赵翼学习任务一相关史事:陈桥兵变学习任务一北宋陈桥驿东京陈桥驿东京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局面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学习任务一北宋看图表,说说五代十国政权的特点。◎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太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赵匡胤当上北宋的皇帝后,却夜不能寐,这是为什么?学习任务一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1)军事方面: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学生课本剧:“杯酒释兵权”学习任务一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中央)削弱宰相权力;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利;(2)行政方面:(3)财政方面: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学习任务一影响: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目的影响后果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政策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学习任务二“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北宋汪洙《神童诗》学习任务二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宋人科举考试图影响: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学习任务二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学习任务二课堂总结宋朝的建立建立强化中央后果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登基称帝,定都东京(开封)(1)政治:①削弱相权;②地方官一律使用文官;③设立转运使(2)军事: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②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③定期换防(3)科举:文举兴盛,武举废弛①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②重文轻武;③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发生,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1.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ppt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ppt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7课 百家争鸣.ppt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ppt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ppt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ppt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ppt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ppt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ppt
- 2024年国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解析.pdf
- 2025届河南高中名校高三政治2月开学考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 2025年中考历史45大核心考点,掌握吃透轻松拿高分,可打印!.pdf
- 2025年中考历史45大核心考点,掌握吃透轻松拿高分,可打印!.docx
- 2025届山东省高三政治2月开学考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 2025届山东省高三政治2月开学考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届河南高中名校高三政治2月开学考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届湖南高中名校高三政治2月开学考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 市直单位领导班子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上年度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四个带头).docx
- 在2025年全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