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也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关于这个风流才子的别离之情!;1.了解诗人的经历和文学成就
2.欣赏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肆;;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我所知道的康桥》;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徐志摩;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河畔()荡漾()
青荇()榆阴()
揉碎()浮藻()
长篙()漫溯()
斑斓()笙箫();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全诗结构;读后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诗送别的对象是什么?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之情。诗歌中作者再临康桥后离别的那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这首诗送别的对象是什么?
对象是康桥,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总结主旨;;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建筑美——
(形式)
音乐美——
(节奏)
绘画美——
(意境);;细品词藻之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所以“用夕阳中的新娘”喻柳,写出柳树的娇柔、婀娜的美好姿态,表达了诗人的欢喜和对康桥的眷恋。
;3.“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句中“招摇”可否换成“摇摆”?
;明确:“彩虹似的梦”,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事物,也可理解为爱情梦、理想梦、自由梦等等。
不可以。因为:
(1)“美丽”显得太空泛,“彩虹”则是具体可感的,同时“彩虹似的”还与上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相照应;
(2)“彩虹”虽美,但转瞬即逝,梦也如此,这更增添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消失了的梦无法追求的惆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