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无线产品性能测试数据.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锐捷无线产品性能测试数据0102030405单用户性能房间内AP的多用户性能走廊型AP的多用户性能辽宁丹东地质学院案例北京999急救中心室分系统案例提纲单用户性能标准802.11a/g802.11n空间流11234理论最大性能(20M带宽)54M65M72.2M130M144M195M216M260M288M理论最大性能(40M带宽)不支持150M300M450M600M实际20M频宽性能22M40M90M暂无数据实际40M频宽性能不支持80M180M暂无数据下表为理论上的802.11n与802.11g的最大单用户性能以及实际测试的最大性能对比。当然,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单用户的性能还会受其他因数影响。单用户性能在使用20M的频宽,均无干扰,单用户的性能主要会受下面两个因素的制约:1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在-40dbm以后与性能成正比。比如右图中,各区的性能对比ABCD2多径效果:在单天线的系统中,多径效果会引起衰落,吞吐量降低。比如下图中,AP与STA之间无法直接传输信号,只能通过墙壁反射,由于这种反射信号的路径不一样,传输时间不一样,叠加在一起后,可能会造成信号失真。但在11n的模式中,由于MIMO效果的存在,实际环境中的多径衰落基本不会影响通信,所以在802.11N模式下,单用户的性能只需要考虑信号强度。802.11n性能vs信号强度01AP工作在20M频宽,测试地点为无干扰的车库,分为3种测试环境:AP与STA之间可视,AP与STA之间通过多径反射,AP与STA之间穿墙测试。02测试使用intel6300的网卡。03单用户性能单用户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考虑到测试信号强度的工具是有正负5dbm误差的,所以信号强度的测试结果仅供参考。测试环境目视环境测试直线距离信号强度5m-32dbm10m-39dbm30m-47dbm50m-53dbm80m-58dbm下行性能82Mbps90Mbps87Mbps81Mbps50Mbps上行性能82Mbps86Mbps82Mbps77Mbps40Mbps测试环境多径环境穿墙型环境直线距离信号强度-65dbm-70dbm-75dbm-80dbm-75dbm-80dbm下行性能48Mbps25Mbps26Mbps9Mbps22Mbps14Mbps上行性能48Mbps40Mbps36Mbps21Mbps33Mbps7.7Mbps单用户性能信号强度VS覆盖范围经常有用户问,一个AP的覆盖范围为多少或者问覆盖半径为多大,这通常取决与信号强度的衰减程度,因为信号强度衰减到-75dbm以下就可以认为,超出了AP的覆盖范围。而信号强度的衰减程度取决于AP放置的环境,假设放置在一个房间,或者走廊上,如下图所示:经过实测,D值越大,信号衰减越小,L覆盖半径越大。根据这个经验,我们在地下车库的测试如果换到一个狭长的走廊,覆盖范围会小很多。但,通常来说,相同信号强度的区域,单用户性能是一样的。几种无阻隔环境的覆盖范围:走廊:d=3米,L=70~80米大教室或者车库:d=20米,L=100室外:d=无穷大,L300米信号强度VS障碍物1下面常见的一些障碍物对信号的衰减2地板衰减 30db3承重墙衰减 20-40db4砖墙 10db5学生宿舍窗户(10mm) 3db6人体 3db7空旷走廊 30dB/50m8由于入射角度的不同,衰减还会有变化,所以上述的数值仅作为参考。9单用户性能单用户性能802.11n性能VS干扰干扰是802.11系统很难避免的,通常可以用信道占用率来评估干扰,当干扰占用了a%的信道占用率时,802.11n的单用户性能就会至少下降a%,因为干扰有可能导致802.11n的系统降低发射速率,进一步降低速率。房间内AP的多用户性能由于无干扰情况下,802.11N的单用户性能仅跟信号强度有关,所以实际环境中,只需要测试信号覆盖,确认下干扰的情况,就可以了解802.11N的单用户性能,评估起来比较简单。与此相比:多用户的性能就变得非常复杂了。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