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CourseDesignofMicro-controllerPrincipleandInterfaceTechnology)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3周
实验学时:3周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属性:专业类
开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对先修的要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设计基础
对后续的支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一、课程简介/课程目标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核心课程。在学完电子类基础课程和单片机原理课程之后,为加强对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并了解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的能力。为走出校门从事单片机应用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1:巩固和加深对单片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增进对单片机系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为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2:使学生掌握对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和申行口通讯等,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的能力,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硬件元器件的工程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学会方案论证的比较方法,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用计算机绘制电路图和流程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目标4:这一环节对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软、硬件的设计和调试方法,掌握单片机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指标点2.3:能综合运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基本原理和方法,系统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分析电路、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和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2.问题分析
2
指标点3.2:掌握现代传感器开发等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知识,能够针对智慧农业、智慧畜牧、传感测试等特定需求,包括信息采集、存储和处理等,完成系统单元(部件)的方案设计。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3
指标点4.2:能够根据电路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领域信息获取与处理方面的系统特征及其应用需求,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研究
4
指标点5.3:能够开发或选用合适的电子仪器设备和专业仿真软件对电路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5.使用现代工具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2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序号
教学
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式
实践天数
课程目标
1
布置任务,分析研讨,收集、查阅文献资料
重点:根据选定设计题目的设计任务,阅读相关的中英文资料,了解国内外进展及发展趋势。
难点:明确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任务要求、技术指标、熟悉设计任务及规程。
集中讲解、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过程中予以指导
2
1
2
确定单片机系统总体方案
重点:从题目设计要求出发,确定设计方案。
难点: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论证,并确定最终的方案。
集中讲解、指导
2
2,3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重点:根据总体设计方案进行模块化划分,通过PCB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
难点: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
3
2,4
4
系统软件设计
重点:使用KeilMDK软件,将设计的软件代码下载到单片机里。
难点:调用接口函数,设计各外设子程序。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
3
2
5
程序调试、总体调试与性能测试
重点:使用Keil软件对所设计的单片机系统进行仿真验证,要求能够实现选题的设计要求。
难点:系统调试过程和错误排查。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
3
2
6
按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重点:按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撰写
1
4
7
课程设计答辩
重点:对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系统设计方案、系统软、硬件设计及仿真调试和下载验证等环节进行答辩。
课程团队
1
4
合计
15(3周)
四、课程考核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课程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为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