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升学”还是“就业”?
关键词中职生;升学意愿;职教高考;扎根理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23)07-0052-08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遵循“非概率抽样”原则,选择“滚雪球”抽样和开放式抽样等方法抽取了安徽科技贸易学校、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等4所学校的若干名中职生作为研究对象,访谈人数按照理论饱和度原则确定,即到选取对象不再提供新的相关重要信息为止。在研究过程中公开研究者的研究身份,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1。
三、资料收集与分析
(一)编码策略
1.一级编码
本研究对10名中职生进行访谈,并在征得被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录音,后转换为约12万字的文本材料,并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逐字逐句分析,经过反复比较、归纳,共得到了48个初始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整理归纳出13个初始范畴,即职业收益、文凭贬值、培养环境、教师团体、同伴群体、父母态度、家庭资本、升学政策、社会环境、学习能力、心理偏好、个人经历、个人规划。这13个范畴是中职生升学意愿的影响因素。一级编码结果见表2。
2.二级编码
3.三级编码
4.模型构建
(二)模型诠释
3.由教师和同伴构成的重要他人对中职生升学意愿产生重要且直接影响
4.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两者所构成的内外部环境直接对中职生的升学意愿产生影响
5.国家宏观政策既直接影响中职生的升学意愿,又通过影响客观外部环境而间接影响其升学意愿
四、结论与建议
1.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打通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
2.设计相关课程,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和外部环境,准确进行自我定位;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职业竞争力,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在10位被访者中,有6位同学的专业是听从父母及身边同学的建议而选择的,有4位同学是通过现有认知觉得“应该不错、挺感兴趣”而选择的,无一是通过专业的教师或者讲座、课程讲解再经过深思熟虑而选择的。当询问是否对现在所选择的专业感兴趣时,只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对此专业感兴趣;当询问对于未来的规划时,只有1位同学明确未来要参军入伍,其余9位同学对未来均没有明确的规划,这说明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极其欠缺的。因此,学校应深入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困惑,为学生发展服务。
3.引进优质师资,重视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和评价能力提升
4.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改善家庭教育方式,明确教育资源价值
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升学意愿及生涯发展影响较大。民主沟通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自主性,进而促进其学业自我概念和生涯的积极发展[20]。首先,家长应当树立终身教育意识,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坚持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与职业能力,在工作之余可以依托继续教育平台,根据自身文化背景和专业发展需求,修读适合自身的专业。其次,家长应该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和学校教师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并以科学的方式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最后,家长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具有思想性的独立个体看待,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站在中职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了解他们的感受,同时鼓励中职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声,用宽容之心去包容中职生的所做所思,帮助孩子在其升学阶段或生涯规划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支持与引导,为其自主形成升学意愿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与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2-10-06].http:///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4/376701.html.
[2]新华网.教育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EB/OL].(2022-02-23)[2022-04-13].http:///fbh/live/2022/53982/mtbd/202202/601704.html.
[3]田志磊.中职教育升学:误解、事实与政策[EB/OL].(2022-04-09)[2022-10-06]https:///s/ET8DGMrSPRur0Nbu2IP_Lg.
[4]熊丙奇.“高分复读”现象如何治理?[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1(4):31-34.
[5]隋海梅,宋映泉.留守经历影响中职学生的考学行为、辍学行为和升学意愿吗——基于浙江、陕西两省的跟踪数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63-79+190.
[6]周昊昊.家庭文化资本对中职学生升学意愿的影响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9:73
[7]汪长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