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聚焦前两句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创设情境,结合插图、发挥想象,描绘诗中动静相宜的画面,体会诗人欢悦之感。

【教学重点】

聚焦前两句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创设情境,结合插图、发挥想象,描绘诗中动静相宜的画面,体会诗人欢悦之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若有若无的古筝曲在教室回荡,营造氛围,并板书诗题。)

1.同学们,三年级在本周要承办“拾级探秘,觅趣自然”文化节活动,特招募“诗配画”小画家,一同揭开诗中美景的奥秘。怎样才能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2.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感受了西湖之美,把诗说成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跟随杜甫的脚步,赏一赏草堂之景,把诗变成画,请先品读前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任务一:草堂之景我来赏

(一)读诗

常言道,三分诗歌七分读,请孩子们先听老师来诵读一遍,找一找藏在了前两句诗中的美景吧——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学生听读,找美景。

2.学生自由读,圈美景。

(二)说景

1.我们要给这首诗配上画,那么到底该画些什么景物呢?

生回答: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2.师总:四种景物都找出来了,可真是慧眼识景呀!

3.谁能把这些景物串联起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回答。

4.师总结,提炼方法:孩子们拿到了第一个锦囊妙计——结合插图说画面,可真了不起。

三、任务二:草堂之悦我来品

(一)画出“颜色”,感受“悦目”

1.景物齐全了,那么我们作画时用些什么颜色让画面更丰富多彩呢?

生回答:黄色、白色。

师:还有吗?

生补充:翠绿和青色。

2.黄、翠、白、青,这里的“青”就是指“蓝”,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天”就是“蓝天”。让我们把这些丰富多彩的景物都给画上去吧。(师相机板贴景物和词语。)

3.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色彩鲜明而又和谐。这画美,美在颜色,使人赏心悦目。(板书“悦目”。)

(二)画出“声音”,感受“悦耳”

1.怎样让画面变得生动、形象呢?

生回答:我们可以让画面“动起来”。

生回答:可以画上两只小鸟张开嘴巴在唱歌,还可以加上几串音符表示歌声......

2.学习“鸣”字。

看来,你们读懂了“鸣”的意思,“鸣”是一个会意字,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它的左边是一个口,右边一个鸟,本义就代表鸟在叫,听一听,黄鹂鸟的叫声。她仿佛在说什么?

3.发挥想象,说画面。

4.师总结,提炼方法:孩子们拿到了第二个锦囊妙计——发挥想象说画面。

5.多可爱的小黄鹂呀,请小黄鹂们来读读这句诗。这画美,美在声音,悦耳动听。(板书“悦耳”。)

(三)画出“动作”,感受“悦心”

1.黄鹂鸟在翠柳上歌唱,白鹭在干什么呢?

生学以致用,运用两个锦囊妙计说画面。

2.欣赏白鹭翱翔图,理解“上”字含义。

师:看,这就是白鹭振翅飞翔的景象,多么震撼,多么有力量啊!谁能读一读这句诗,把这种力量感展现出来。

生个人读: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听一听,他是怎么把这种力量感读出来的?

生:他把“上”字重读,读得就很有力量。

师:是的,抓住了“上”字,把白鹭振翅飞翔的力量感读出来了。

3.引读

男生有力量,男生读——一行白鹭上青天

女生加入进来,人多力量大,男女齐读——一行白鹭上青天

4.简简单单一个“上”字让我们感受到了白鹭奋发向上的生命力,这画美,美在心情,愉悦向上。(板书“悦心”。)

四、任务三:草堂之美我来画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而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后的一年里,这是他难得的轻松时光,于是在成都草堂作下此诗,这首诗读起来舒畅、自在,这幅画赏起来美妙、悦心。

原来我们画的不仅是大自然中的春天,更是诗人心中的春天呀!

(二)作业套餐,星级评价。

基础作业:找出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拓展作业:动手画出《绝句》所描绘的画面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色,并题上诗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太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课件,实施方案,总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