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五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部编五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五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2.辨析古今义、品味诗眼,在品词析句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欲狂”,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2.辨析古今义、品味诗眼,在品词析句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辨析古今义、品味诗眼,在品词析句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背景音乐等,并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进行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对话李白,导入新课

1.读诗解地名

李白曾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我们来读一读。(出示李白《峨眉山月歌》古诗)

2.对问解诗意

什么山上有半轮秋月,它的影子倒映在哪里?李白少年侠客,仗剑远游,从哪出发,到哪儿去,经过哪里?你发现了什么?

3.地名有学问

大部分诗人写诗都会尽量避免人名地名,要出现也是偶尔出现,可李白却艺高人胆大,这首诗里就有很多地名,这些地名为了解诗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板书:了解地名)

二、初步感知,回乡线路

1.读古诗

李白有如此造诣,杜甫也不甘人后,他有一首诗和《峨眉山月歌》有异曲同工之处。出示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解诗题

先理解“闻”、“收”的意思,再连贯说诗题的意思。

3.圈地名

这首诗共28个字,地名就占了将近一半,试着圈画出诗中地名。

4.看地图

对照地图了解杜甫的回乡路线。

5.说路线

杜甫在哪个地方写的诗?他要去哪儿?他乘坐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

三、同桌合作,辨古今义

1.找一找

这首诗中有哪些词古今义发生了变化?

2.说一说

分别说一说这些词的古义、今义。(出示:涕泪?衣裳??妻子?青春)

3.了解一些词古今义的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这首诗。(板书:辨析古今义)

四、细读品味,感悟诗意

1.抓诗眼

杜甫写这首诗心情怎样?诗中哪个字直接就写出来了。(板书:喜)

2.品心情

“喜”是整首诗的诗眼,诗眼就是整首诗中最精练传神、最能表达诗歌意境的字。拿起笔圈出杜甫“喜”的词句,谈谈自己的见解。

预设:

①“初闻涕泪满衣裳”

是啊,一切的苦难终于像恶梦一样过去了,终于可以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了,他不禁老泪纵横,他怎能不——“喜欲狂”??(板书:喜极而泣)

指名练读。

②“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曾经写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竟胡乱地将书乱卷乱丢,这种反常的举动就是——

“喜欲狂”???(板书:漫卷诗书)

分小组练读。

③“白日放歌须纵酒”

?杜甫当时已经52岁了,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此时的他既手舞足蹈、尽情歌唱,又连连举杯、开怀畅饮,这份癫狂就叫做——“喜欲狂”(板书:放歌纵酒)

男女生练读。

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听到故土收复的消息时,杜甫脑海中马上想象了具体的还乡路线,他仿佛觉得,自己已经很快地乘船从巴峡出发,穿越巫峡,马上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这份归心似箭就是——“喜欲狂”(板书:归心似箭)

师生合作读。

3.作小结

紧扣诗眼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体会诗人的情感。(板书:品味诗眼)

4.充资料

①师:杜甫创作这首诗歌时正是“安史之乱”结束之时,那段兵荒马乱的岁月也是杜甫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段经历,你们能谈谈对安史之乱的了解吗?

②生自由交流收集的资料。

③出示战乱图片,感受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灾难。

④配乐朗诵,感受现实与狂想的差距。

师:杜甫写诗时正在往四川逃难的路上,四川当时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李白曾这样写到:

(课件出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师:四川和洛阳究竟隔着多远?

(课件出示)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杜甫《恨别》

5.读诗歌

这首诗真的很特别,几乎从头到尾都在写高兴,再读古诗,再一次把这种“喜”读进去。

五、拓展阅读,读懂诗人

1.师:有人说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读他的诗歌,就是读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呢?

2.合作探讨

读读杜甫的下列作品,说说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诗人只是因为自己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重返故乡而喜吗?他还为什么而欣喜?

3.感悟诗心

杜甫的诗歌,不论是喜,还是悲,始终贯穿的是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始终饱含的是他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爱国)

4.拓展升华

杜甫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始终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被人尊称为“诗圣”。他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留下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名句。

5.齐背古诗

透过诗句,隔着千年的时空,我们依然赞美他,敬仰他,全体背诵。

教学反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

文档评论(0)

小太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课件,实施方案,总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