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备课素材类文相关资料新人教版.docxVIP

2024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备课素材类文相关资料新人教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怀疑与学问

学贵知疑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精神的资源,进步的阶梯,生活的风帆,可谓言之不虚。人的学问大多来源于间接阅历,而书籍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问宝藏。

但是,任何时代的任何书籍都有其不行避开的局限性,须要我们阅读时实行一种辨析的看法。比如,要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不能不读以“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著称的《史记》。但当代考古成果证明,《史记·高祖本纪》中关于项羽“掘始皇帝冢,私收其物”的记载纯属子虚乌有。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医学珍宝,不能不阅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但这部中国古代药书的登峰造极之作中,也有内容的失误,引文的错讹。书中对于有些语源的考证更是令人啼笑皆非。比如“琥珀”,原系叙利亚语或波斯语的音译,而李时珍却说明为“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文化经典尚且如此,更遑论其它著作。“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基于这个道理。

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如录音、摄像、电脑)的不断更新,在上世纪中叶,口述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学科兴起。它订正或

丰富了文献记载的内容,填补了某些重大历史事务的空白,真可谓功莫大焉!然而,由于访谈者的误导,或口述者的记忆扭曲,口述史料尤其须要辨伪存真。仅以有关鲁迅的口述资料为例,不仅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说法可能大相径庭,而且同一人对同一事的说法有时也前后不一,经常以今日之手批昨日之颊。我手头刚好有一本新出的《新文学史料》,其中辟有“施蛰存专辑”。“专辑”中供应了张芙鸣先生的一份访谈记录:施先生说,1933年他跟鲁迅论争时一起先并不知道“丰之余”就是鲁迅的笔名,后来坚持进行论争,仅仅是“年轻气盛”。而同一“专辑”杨迎平先生的访谈记录,却供应了施先生的另一种说法:“知道,一起先就知道‘丰之余’是鲁迅,鲁迅的东西闻都闻得出来。”这里出现了两种说法,原委是口述者的问题,还是记录者的问题?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象山集·语录》)有人将此语引申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于阅读者而言,这种怀疑精神不仅是一种治学之道,而且是一种不唯上,不唯书,唯崇实的品德节操。人缺乏这种素养,怎能读书治学乃至立身行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指尖商务服务店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们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富有创意的文档创作团队。他们擅长于撰写各种类型的文档,包括但不限于商业计划书、项目报告、产品说明书、学术论文等。无论您需要什么样的文档,我们都能为您量身定制,满足您的个性化需求。

认证主体南江县集州街道指尖商务服务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11922MADJJPY30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