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学术思想传承——治疗失眠医案赏析.docx

中风病学术思想传承——治疗失眠医案赏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风病学术思想传承——治疗失眠医案赏析

《景岳全书·不寐》云:“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可以看出失眠与精神心理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日久郁而化热,热邪上扰心神,则不寐。结合临床,有情志问题的患者常伴有失眠症状,因此**老师认为治疗失眠要重视对情志疾病的调节。其在诊疗过程中灵活运用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失眠,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医案举隅:**老师治疗郁病医案:孙某,女,年约五旬余,退休职工。于2020年9月2号以“睡眠欠佳1个月为主诉”就诊于门诊,患者自述近1月以来因情志不遂出现失眠,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头昏沉,晕胀,心烦心悸,情绪低落,多思多虑,易紧张,坐立不安,五心烦热,呃逆嗳气,纳差,二便尚调。否认其他重要病史,有磺胺药过敏史。已经绝经5年余。按其脉,脉象弦数,舌质暗红,舌苔薄黄,欠润。查体示:神志清,精神不振,语言清晰流利,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HAD17分。辅助检查:肝肾功血脂血糖无异常,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结节。心电图示:轻度心肌缺血。根据患者病情,中医诊断为郁病,辨证为肝经郁热、心神不宁证,西医诊断为焦虑状态,甲状腺结节。根据患者病情,郁病为主,且久郁化热,当治以疏肝清热,解郁化火,宁心安神。处方如下:百合12克,地黄18克,柴胡9克,栀子12克,炒酸枣仁20克,知母12克,远志15克,薄荷12克,合欢花12克,柏子仁20克,佛手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12克,水煎服,共7剂。患者于9月10号前来复诊,述病情稳定,失眠改善,余症状较前均有好转,舌苔薄黄,脉象弦数,上方去薄荷、栀子加麦冬18克,清心除烦,滋阴润燥。后连续复诊多次,方药略作加减,诸症状大有好转。从本案中可以看出,患者失眠的根本原因在于情志不调,病位在肝。

失眠的概述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的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火邪扰神则失眠,二是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常,化生不足致失眠,三是病后、年老体虚,神失所养而失眠,四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劳逸失调,水火不交而神不安。《灵枢·口问》载有“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可见其主要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失眠。其中,情志不遂与失眠有密切联系,临床上不乏因情志失调而导致睡眠欠佳的病人。

情志与失眠的关系

情志疾病会导致失眠,失眠也会引起情绪变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日久郁而化火,邪火扰动心神,神不安则不寐;情志过极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心火热炽,扰神而不寐;或由暴受惊恐,致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如《沈氏尊生书·不寐》云:“心胆俱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眠。”若心神自安,情志畅达,自可昼醒夜寐,规律如常。同时长期失眠患者通常也伴随烦躁易怒、多思多虑等焦虑抑郁状态,可见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头昏沉,晕胀,心烦心悸,情绪低落,多思多虑,易紧张,坐立不安,呃逆嗳气等症状体征,老师分析,病因为情志不遂,病位主要在肝,肝气郁结,日久化热,辨证为肝经郁热,心神不宁证。患者长期情志失调,故情绪低落,多思多虑,郁而化热,则扰心神,故眠差多梦,心烦心悸。邪热上扰清窍,故头昏沉,晕胀,肝气犯胃,胃气失于和降,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反而上逆,所以呃逆嗳气。治疗上在百合地黄汤基础上加入疏肝安神药,疏肝解郁,清热宁心安神,从调畅情志入手,组方精良,临床疗效显著,案中患者服后,症状明显好转。

**老师常用百合地黄汤治疗失眠。

该方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原文为: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所谓百合病,其症状不一,主要和情志类疾病有关,案中患者症状可归于百合病范畴,应用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此类情志病变往往取得较好疗效。

百合地黄汤原方药物组成:百合七枚(擘)(24g),生地黄汁一升(24g)。古代用法:以上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从单味药来看,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英医梅滕更医方汇编》云:“百合根质似人之脑,其花昼开夜合,乃草木之有情者,性能清热消郁、解脑髓之痹痹,盖谓脑髓不仁、知觉运动失常之词,补元气之虚,故用以为此病之主药”。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两者相伍,清轻平润,养血益气,使五脏真元通畅,内热外泄,失调之机恢复,共为君药。

本案例中由于患者情志不遂,肝郁之象明显,遂加臣药柴胡、薄荷行气疏肝解郁。患者眠差,心神不安,故方中配伍酸枣仁、柏子仁,二者味甘质润,入心、肝经,用以

文档评论(0)

duom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