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炼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doc

炼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炼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

炼脐灸是指在肚脐上施以“隔药灸”,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一身烘热、一身微汗、一身轻松”的治疗效果,从而防病健体。

二、评估

1.病室环境及温度。

2.主要症状、既往史及是否妊娠或经期。

3.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哮喘病史或艾绒过敏史及中药过敏史。

4.对热、气味的耐受程度。

5.施灸部位皮肤情况。

三、告知

1.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及时告知护士。

2.施灸过程中出现发热、发烫现象及时告知护士,对症处理。

3.灸后出现发泡现象属正常反应,水疱小者可自行吸收不予处理,水泡大者及时来院检查,医生做专业处理。

4.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多饮温水。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碗艾炷、治疗盘、弯盘、脐灸粉、姜泥、镊子、竹碗、圆纱布、皮套、打火机、速干手消毒剂,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五、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遵照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5.清洁皮肤,撒脐灸粉,放置盛姜泥的竹碗。

6.放置艾柱,点燃艾炷,进行施灸。

7.连续施灸,询问有无不适感以及温度感觉,及时进行调整。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着衣,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避免对流风。

六、禁忌症

1.严重心肺疾病,不适宜做艾灸者。

2.脐部感染溃烂者。

3.意识不清及不配合者。

4.孕妇禁用。

七、注意事项

1.忌食肥甘厚腻、寒凉及辛辣之品,酒类(特别是啤酒),肥肉,水产品,辣椒、香菜、韭菜等,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用植物蛋

2.注意腹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

3.半小时内禁忌饮水。

4.治疗完毕及时处理火源,避免失火发生。

附:1.炼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

2.炼脐灸技术操作标准

附1:

炼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

炼脐

炼脐灸的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及局部感觉,取得患者合作。灸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遵医嘱处理。嘱患者排空二便

皮肤准备

告知

治疗盘、碗艾柱、治疗盘、姜泥、竹碗、圆纱布、皮套、打火机、脐灸粉、姜汁镊子、弯盘、纱布、速干手消毒剂,必要时准备浴巾、屏风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施灸

观察及询问

整理

记录

评估告知

核对医嘱

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临床症状、既往史及施灸方法、穴位

环境温度、主要症状、既往史、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艾绒过敏史或哮喘病史及是否妊娠。患者体质及施灸处皮肤情况

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定位、清洁、撒脐灸粉,放铺好姜泥的竹碗,点燃碗艾炷,待燃尽时接续一个碗艾炷。灰烬多时及时清理。以感觉温热为度

告知

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防止艾灰脱落

保暖,饮温开水,治疗期间饮食清淡,保持乐观情绪

艾柱燃尽,取下竹碗,纱布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洗竹碗圆纱布,晾干后紫外线消毒

治疗时间,部位,患者皮肤情况

附2:

炼脐灸技术操作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服装、鞋帽整洁。

5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碗艾柱、治疗盘、姜泥、竹碗、圆纱布、皮套、打火机、脐灸粉、姜汁镊子、弯盘、纱布、速干手消毒剂,必要时准备浴巾、屏风。

2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10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部位正确,保暖。

3

定位

再次核对,明确部位及施灸方法。

2

施灸

纱布与竹碗贴合紧密。

3

艾绒与姜末摆放方法正确,姜末紧凑无缝隙,厚度适中。

3

圆艾柱紧密无松动,大小适宜。

12

续添圆艾柱时间适宜。

6

施灸时间合理。

10

观察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2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2

灸毕

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2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2

清理用物,消毒处理。

2

评价

操作熟练,体位合理,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用力适中。

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文档评论(0)

aluoh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