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二次本构关系修正湍流模型的曲面乘波进气道性能分析.pdf

基于二次本构关系修正湍流模型的曲面乘波进气道性能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2月推进技术Feb.2025

第46卷第2期JOURNALOFPROPULSIONTECHNOLOGYVol.46No.2

基于二次本构关系修正湍流模型的曲面乘波

进气道性能分析*

王刚,张帅,宋晓啸,张继发,郑耀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高超声速飞行器要求前体与进气道一体化设计,目前已有众多前体/进气道一体化方案被

提出,然而在高超声速进气道内精确有效的湍流数值计算分析方法仍有不足。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二次

本构关系(QuadraticConstitutiveRelation,QCR)的高精度、高效率的湍流修正模型(SA-QCR2020)。

采用两种标准验证算例表明,SA-QCR2020湍流模型能够更接近真实的流动物理,对计算算例性能模拟

更为准确。随后本文采用该修正湍流模型对曲面乘波进气道在侧滑角为0°,4°,8°,攻角为-8°,0°,8°

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该曲面乘波进气道内从喉道处产生三维涡,并向后

发展,随流动扩散至整个流场区域。侧滑角对进气道起动后的性能影响不大,攻角对进气道起动后的性能

影响较大,且攻角越大,前缘激波越强,对来流的减速增压作用越强。研究揭示了该曲面乘波进气道在非设

计工况下的性能规律,并表明该进气道能够在大攻角、大侧滑角工况下保证飞行器推进系统有效工作。

关键词:曲面乘波进气道;二次流;进气道性能;湍流模型;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V2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055(2025)02-2306033-16

DOI:10.13675/ki.tjjs.2306033

气道对自由来流进行减速增压,为燃烧室提供满足

1引言

一定速度、压力和温度要求的气流,以便为燃烧室提

采用吸气式推进系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是一种供足够的氧化剂完全燃烧,一个较好设计的进气道

[1]

进入太空的有效方法,能够实现较为经济的天地快被期望能够始终压缩来流以达到最佳燃烧效果。对

[2-3]

速往返。在军事上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速度快、于固定几何的进气道,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助推器分

空域广、突防能力强等优异性能。高超声速飞行器是离时,需要确保进气道能够使得发动机在接力点有

21世纪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具有重要的科研足够的加速性能,且在达到巡航点时保持高效高性

价值和国防战略意义。目前,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能的优点。设计更加经济、高效的进气道已成为一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吸气式高超声[7-10]

个热点问题,成为众多科研人员追寻的目标。

速飞行器非常受制于动力性能,推进系统是制约吸气曲面乘波进气道是一种易于与高超声速乘波前

[4]

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体一体化设计的进气道,这种类型的进气道前压缩

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系统的关键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经管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经营管理类文案的拟写、润色等,本人已有10余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尤善于各种框架类PPT文案,并收集有数百万份各层级、各领域规范类文件。欢迎大家咨询!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55234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