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课件+浙江省2025届部编版历史中考二轮复习.pptx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课件+浙江省2025届部编版历史中考二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中考一轮复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2022年新课标解读1.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填表完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梳理。2.通过史料研读,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3.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列表完成对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以及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的相关知识梳理;从而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考点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确立过程(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考点1.2: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共同繁荣发展背景(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2)新中国成立后,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措施①因地制宜,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②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在此时建成);④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意义(1)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2)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项目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不同点目的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祖国和平统一发展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权限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自治区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范围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港、澳、台(台湾尚未回归)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相同点①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非主权实体);②都是中央和地方关系;③都是中国的一部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考点2.1: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提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目的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之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特点极具创造性,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性;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的灵活性)地位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考点2.2:香港回归概况(1)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2)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肆·单元重点详解考点3.1:海峡两岸的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问题由来(1)问题产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败退台湾,并长期占据(2)外部因素:美国反华势力插手;日本的干涉(3)内部因素:台独组织民进党上台执政,鼓吹台湾独立,妄图分裂祖国对台政策毛泽东(1)武力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和平方式: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考点3.1:海峡两岸的交往对台政策邓小平(1)基本方针形成: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走向缓和(大三通):1979年,中央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倡导实行通邮、通航、通商(3)打破隔绝: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4)海峡两会: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基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协会(5)“九二共识”:1992年,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6)汪辜会谈:1993年,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考点3.1:海峡两岸的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对台政策江泽民1995年,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胡锦涛(1)连战访问大陆:2005年,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重大进展(“小三通”实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习近平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2015年,习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