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晨读晚记
记知识纲要必背要点
1.交通工具的变革对世界影响深远,铁路建设关乎国计民生。
铁路、公路、近代交通和通电报、电话业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
4—―►
水运及航空讯工具的进步的进步与发展本格局。
直接影响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现代交通工现代交通和通现代通讯业后,我国交通、通讯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
◄—―►
具的进步讯工具的进步的发展3.交通、通讯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又促
….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
深刻改变着人
1方式。
们的社会生活
0要点整宣夯基础/本栏目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整合知识,梳理主干,夯基固本
知识清单
学问点一铁路与马路
1.铁路
(1)近代中国铁路
a.19世纪70年头,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
b.80年头初,清政府修筑从①底也到胥各庄的铁路。
c.②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d.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2)现代中国铁路
a.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b.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c.2006年,③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旺盛。
d.新中国在机车的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2.马路
(1)近代中国马路
a.④20世纪初,汽车起先在中国出现,随之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
b.民国时期接连修建了一些马路,但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现代中国马路
a.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汽车制造厂,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b.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马路网,包括⑤青藏高原在内的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
留意:中国的交通在近代发生了很大变更,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西方先
进的交通的传入,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沟通,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物,大大促进了中国
社会的发展。
学问点二水运与航运
1.水运
(1)近代中国水运
a.鸦片斗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限制中国水上运
输。
b.19世纪70年头初期,洋务派创办⑥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c.后来,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现代中国水运
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⑦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头以后,
由于铁路、马路和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起先萎缩。
2.航空
(1)近代中国航空
a.1909年,旅美华侨⑧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记着中国航空业的起先。
b.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一一北京至⑨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2)现代中国航空
a.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b.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这些限制,中国已成为世界⑩民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做事要仔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docx
- 2025年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docx
- 202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命题区域5生物的种群群落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作业含解析 .pdf
- 一年级统编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11.让我自己来整理(第2课时) .pdf
- 统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有精神》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pdf
- 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精品教材解读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docx
-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docx
- 2025年广告设计师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pdf
- 2015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docx
- 2024高考英语一轮统考复习第二编语法突破专题五连词和状语从句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