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杨浦区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语文三模试卷
2024.05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复行数十步,??????。(陶渊明《桃花源记》)
4.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信心动摇时,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鼓励自己坚持本心,坚定志向。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22分)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尚节亭记(节选)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①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署,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注释】①澹乎:恬静、安然的样子。
5.【甲】诗作者是南宋文学家?????????(人名),【乙】文作者是?????????(朝代)哲学家周敦颐。(2分)
6.下列各句中“为”字的释义各不相同,请作解释:(4分)
(1)岂徒为玩好而已(?????????)??????(2)故为亭竹间?????????(?????????)
(3)以为读书游艺之所(?????????)(4)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7.下列对【丙】文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的确是有远超过常人的地方。B.这确实是一个不会犯大错的人。
C.是他有真诚的品质而没有犯错。D.是他拥有的真诚大大超过别人。
8.【丙】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但其位置不能交换。请结合其不同的句式分析原因。(5分)
9.刘基作此记,说明他和黄中立一样,同是“££”之人。【甲】诗、【乙】文的作者也都是这样的人:【甲】诗作者在生死关头,展现出????????的高风亮节;【乙】文作者面对“????????”的社会风气,仍能做到?????????????????。(8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6分)
盛世华裳——传承千年的华夏之粹
①“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古语道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服饰的重要性。而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②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汉服样式的基本特点是“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其中交领、右衽(衣襟向右掩)是最为关键的特征。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上衣),“通裁”制(长衫、外披)等。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的常服,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着短衣、下穿长裤。
③在汉代,汉服以深衣为主,主要突出一种厚重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之中玄学清谈之风较盛,所以那个时代的汉服袍袖被设计得格外宽大,突出一种仙风道骨之感。到了唐代,汉服进入到多元化的阶段。唐代多流行圆领口的造型,方便、舒适不言而喻。女子服饰上,往往专用小袖短襦,外加紧身长裙贴身、披带薄纱贴肩,整体造型灵秀仙气。唐以后,汉服基本沿用之前的风格,形制变化不大,只在细节上有所补充。
④不同朝代对汉服的色系有不同的偏好。汉代服饰以明度偏低的单色为主,其中玄色被认为是众色之母,民众多是灰色:唐代爱红妆,明快鲜艳,华贵典雅,蜂紫、绯红、青绿最为行,当时对着装颜色还有这样的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其色紫”,四品、五品“其色朱”,六品、七品“其色绿”,八品、九品“其色青”,外流官、庶人、部曲、奴婢“色用黄、白”;宋代崇尚简约精致,色彩淡雅恬静,喜好淡青、浅黄、珠白等;明代以大红、草绿、宝蓝、紫色等为代表色,凸显华责端庄。
⑤汉服不仅具有“衣”的实用性,更寄托着先民敬畏自然、向往美好的精种。衣裳的分裁,是天地的区分;交叠的领口,是阴阳的转化;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