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人名)编纂的。
2.解释加点字。
(1)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选文集中论述了???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
1.儒家??戴圣????
2.(1)味美??(2)最好的道理????
3.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
4.教与学??教与学互相促进
1.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任”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运用拟人,展现了挺立青山、扎根石缝中的翠竹形象。
B.三、四句是本诗题旨所在,表达了对竹的品质的高度赞美。
C.这首题画诗,前两句展现画之“形”,后两句揭示了画之“神”。
D.该诗托物言志,诗人借“竹”、“青山”表现自己的铮铮铁骨。
1.任凭
2.D
2.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______。(2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清?郑燮??
2.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主题思想。
3.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2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借“物”来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或人生态度。
B.“破岩”“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可见竹生长环境之恶劣。
C.《竹石》“还坚劲”中的“还”体现了竹对磨难的轻视、不在乎。
D.《竹石》借竹表达了无论有多少来自外界的影响,都要傲然挺立、坚劲刚强。
1.清代(1分)??郑燮(1分)
2.C
4.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的意思是?????????。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以传达出它的神韵。
B.“千磨万击”写磨难之甚,“东西南北”写困苦无处不有,凸显了竹遭受的打击之大。
C.诗歌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傲风骨。
D.全诗着力表现了竹子的坚劲,是一首赞美了岩竹的咏物诗。
1.任凭???2.C
5.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作者是_______朝的郑燮,他的号是____________。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1.清??板桥????
2.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6.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_______(人名)。(2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本诗借物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1.清(1分)郑燮(1分)
2.D(2分)
1.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虽与之俱学
D.弗若之矣
2.翻译句子。(2分)
为是其智弗若与?
3.这个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故事,说明了??????的道理。(2分)
1.A(2分)
2.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2分)
3.学习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专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