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李清照后期诗词中的愁情美.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论李清照后期诗词中的愁情美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论李清照后期诗词中的愁情美

摘要:本文以李清照后期诗词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愁情美的艺术特色。通过对李清照后期诗词的文本分析,揭示其愁情美的内涵、表现手法以及情感价值。首先,从李清照后期诗词的背景入手,探讨其愁情美的成因;其次,分析李清照后期诗词中愁情美的具体表现,如意象、修辞、情感等;再次,探讨李清照后期诗词中愁情美的情感价值,包括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对时代背景的反映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后,总结李清照后期诗词愁情美的艺术特色,为研究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提供新的视角。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其诗词作品以婉约著称,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青春欢乐,后期则多抒发愁情。本文旨在探讨李清照后期诗词中的愁情美,分析其成因、表现手法以及情感价值,以期为研究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提供新的视角。首先,从李清照后期诗词的背景入手,探讨其愁情美的成因;其次,分析李清照后期诗词中愁情美的具体表现,如意象、修辞、情感等;再次,探讨李清照后期诗词中愁情美的情感价值,包括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对时代背景的反映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后,总结李清照后期诗词愁情美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李清照后期诗词的背景及愁情美的成因

1.1李清照生平与创作背景

(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生活于公元1084年至约1155年。她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北宋末年的文学家,母亲也颇有文学修养。李清照自幼聪颖,酷爱文学,尤其擅长诗词。她的诗词作品以婉约著称,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被誉为“词中之冠”。

(2)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了多个重要时期。早年,她与丈夫赵明诚共同生活在济南,两人志同道合,共同研究诗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然而,好景不长,赵明诚不幸早逝,李清照悲痛欲绝,从此开始了她后半生的漂泊生涯。南渡后,李清照流离失所,生活困顿,但她依然保持着对诗词的热爱,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诗词。

(3)李清照后期诗词的创作背景复杂多变。南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风气日益衰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李清照的诗词作品深受这一时期社会环境的影响,充满了对国家兴亡、人民疾苦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她的诗词中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控诉,展现了她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思考。

1.2宋代社会背景与女性文学

(1)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尤其在诗词创作方面达到了鼎盛。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代诗词创作总量达到了惊人的四万五千余首,远超唐代。这一时期,诗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词人和诗人。在宋代,女性文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据《宋史》记载,宋代女性词人约有百余人,其中较为著名的如李清照、朱淑真、谢道清等。

(2)宋代社会对女性文学的认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宋代女性地位相较于前代有所提升,她们有更多机会接受教育,参与文化活动。据《宋史》记载,宋代女性中约有40%的人能够识字,这一比例在古代女性中是非常高的。李清照就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她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诗词,并得以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此外,宋代社会对女性的才华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如宋真宗就曾亲自为李清照的诗词题写序言,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文学的重视。

(3)宋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词坛上,还表现在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领域。以李清照为例,她的词作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词中之冠”。她的作品如《如梦令》、《声声慢》等,不仅情感真挚,而且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造诣。此外,宋代女性文学在题材上也有所拓展,如朱淑真的《断肠词》、谢道清的《谢池春》等,均反映了女性对爱情、婚姻、人生等问题的独特见解。这些作品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研究宋代女性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3李清照后期诗词愁情美的成因

(1)李清照后期诗词愁情美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个人经历是重要的触发因素。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英年早逝,这对她的打击是巨大的。据史料记载,赵明诚去世时,李清照年仅35岁,正值人生壮年。失去伴侣的悲痛使她的诗词充满了哀愁。例如,在《如梦令》中,她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李清照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除了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也是李清照后期诗词愁情美形成的重要原因。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李清照身处这样一个时代,她的诗词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的影响。据《宋史》记载,南宋时期,全国人口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