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
Page2
目录
第一课家庭与家教家风………1
第二课从家庭到国家…………6
第三课伦理道德………………10
第四课正确处理现代家庭关系
(一)致家长…………14
第五课正确处理现代家庭关系
(二)致子女…………19
第一课家庭与家教家风
家是遮风挡雨的地方,家是幸福的港湾。有家就有爱的呵护,有家就有情感的归宿。
家族成员关系图谱
自己
自己
弟弟
哥哥
姐姐
妹妹
爸爸
妈妈
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姐妹的儿子叫外甥
姐妹的女儿叫外甥女
兄弟的儿子叫侄儿
兄弟的女儿叫侄女
儿子
女儿
儿子的儿子叫孙子
儿子的女儿叫孙女
女儿的儿子叫外孙子
女儿的女儿叫外孙女
儿
辈
孙
辈
平
辈
父
辈
祖
辈
【儿歌】《家庭成员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爸爸的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家庭成员的不同称呼,直接反映了他家庭中的辈分、长幼。称呼不同在家庭、家族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不一样。比如,一家人坐在同一张四方形的桌子旁边,爷爷奶奶应该坐在上(首)座,其次是父母伯叔、姑姑阿姨,孙子一辈应该坐在最下座。如果孙子坐到了爸爸或爷爷辈的座位上,就是大不敬、忤逆、僭越,在古代这是大罪,也是当时的法律不允许的,严重的甚至可能被杀头。兄弟姐妹之间可以平起平坐,但也应该讲究长幼次序,最长的哥哥或姐姐应该在最靠近父辈的位置上就坐,其他兄弟姐妹按照长幼依次就坐。所以,中国自古就有“长兄如父,长嫂(姐)如娘”的说法。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弘扬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人的一生就是从幼年走向老年的过程。幼儿没有生活能力,理应得到关爱,老人像燃尽的蜡烛理应得到尊重。虽然“长幼尊卑”是封建礼教下的产物,但是今天它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是我们德行之本。
【小故事】《孔融让梨》。孔融6岁时,母亲叫他把梨分给兄弟们吃,于是他就按长幼次序给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个梨,给自已留的那一个是最小的,大的都分给了哥哥们。他解释道:“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
一个缺少礼仪的社会,是不成熟的社会。一个礼仪尺度不统一甚至互相抵触的社会,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全部社会文化的基本,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示方式。
中国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懂长幼尊卑就不会有孝心。在家族中,长幼尊卑,次序井然。孝敬双亲、尊长敬老是良好家风的重要组织部分。平时节庆中,往往会祭祀先人;老人过生日时,子女会为他做寿,以表孝心;老人故去后,晚辈还会披麻戴孝,举哀追思。总之,孝是传统礼俗的重要内涵,彰显了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注重长幼尊卑的,平时有好吃的东西要先给家中老人吃,见面时要先向年长者、辈分高者问候致意,逢过年都要按辈分和年龄去拜年,而且次序不能乱。家中来了客人,也要邀请长辈到家中陪客,以示尊重。
父母言传身教很重要。家教好的孩子自幼知道长幼尊卑,尊老爱幼,这种良好家风是可以延伸到社会的。在学校里,家教好的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和比她大的学哥学姐,师生关系融洽,同学关系和谐。家教好的孩子智商和情商往往都很高,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更加得心应手。
【视频】《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
解说:这是张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搀扶着母亲齐心的合影,母子二人的手紧紧交叠在一起,牵手这个简单的动作定格了时光的温暖记忆。
习近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慈子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不只是我们身体的住所,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
第二课从家庭到国家
一、家庭、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和国家
小两口结婚,就建立了一个小家庭。随着他们生儿育女,这个家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众多的儿女又会生儿育女,成家立业,这个家也就从家庭变成了家族。在古代,家族进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