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大自然的语言;;知识备查;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难点)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养成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习惯。(重点);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物候现象”。;2、本文围绕“物候学”说明了什么?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3、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4、默读第7—10段,思考:决定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三月的内蒙古草原;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第二段)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3、(第四段)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5、(第七段)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6、(第七、八、九、十段)物候现象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7、(第九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品析句子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的切入点;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3、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注意;下列句子里的红色的词语能去掉吗?;下列句子里的红色的词语能去掉吗?;
;什么是物候、物候学;;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