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摘要
黄精属互叶组核型及其分类意义研究
摘要
黄精属(PolygonatumMiller)互叶组(sect.Polygonatum)是黄精属植物中的一
个重要类群。我国黄精属植物约有39种,互叶组约有25种,占整个属的2/3,传统
中药材多花黄精和玉竹均属于该组。黄精属物种之间形态特征相似,种间界限不明,
导致人为使用和人工栽培种质混乱的问题,影响了黄精属植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
用。本文根据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通过对互叶组部分种的广泛取样,探究互叶组植
物核型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并结合分子系统树讨论其分类意义及进化趋势,以期为黄
精属的物种界定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本文报道了黄精属互叶组8种23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数据,其中翅
茎黄精(Polygonatumcaulialatum)染色体基数为x=10,核型公式:2n=20=14m+6sm,
核型类型为2B型;湘黄精(P.hunanense)染色体基数为x=13,核型公式:
2n=26=6m+14sm+6st,核型类型为3B型;早花黄精(P.praecox)染色体基数为x=9,
核型公式:2n=18=8m+6sm+4st,核型类型为2B型。这三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
为首次报道。
2、实验的23个居群均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x=9、10、11、13。9个居群核型
不对称性为“2B”型,14个居群为“3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在60.14%~75.21%,最长
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在2.18~3.42。在互叶组中随着染色体数目的减少时,核
型特点表现为:①臂比值逐渐减小;②核型不对称系数逐渐降低;③核型不对称性
由3B向2B演化。随体在黄精属不同植物中的位置有所不同,在染色体基数x=9的
玉竹和染色体基数x=11的金寨黄精和古田山黄精中,随体的位置在大染色体的长臂
上,在染色体基数x=10的多花黄精KNC居群中,随体的位置在大染色体的长臂和
短臂之间。在黄精属中,核型大多数是二型性核型,染色体组分可以分为大小不同的
两个,并认为黄精属中的小染色体来自于不等易位。
3、结合NCBI数据库共获得了71条完整的黄精属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经系统
发育分析并结合染色体数目与核型数据,推测黄精属植物的原始染色体基数为x=15,
染色体由高基数向低基数逐渐减少,核型演化是从不对称性向对称性,并伴随着多倍
化和非整倍化现象。
4、多花黄精复合体分子系统学和核型研究发现:多花黄精(模式产地居群)的
染色体数目2n=20,早花黄精的染色体数目2n=18,金寨黄精和古田山黄精的染色体
数目均为2n=22,基于细胞学和分子证据支持早花黄精、金寨黄精和古田山黄精作为
独立种的地位。“九华黄精”通常作为中国药典药材多花黄精使用,但是其5个居群
I
摘要
(BJS、XMP、XTS、GTS、FLS)聚为一支,染色体数目2n=22,在形态上其花丝有
囊状凸起,与多花黄精(模式产地居群)明显区别,具体的物种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
研究确认。
综上,本文报道了黄精属互叶组8种23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其中翅茎
黄精、湘黄精和早花黄精三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数据为首次报道。染色体与核型
数据结合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揭示了该属的染色体基数为x=15,核型具有重要的分类
意义,染色体基数减少和核型对称性增加是其主要演化方向。
关键词:黄精属;互叶组;染色体;核型;系统发育;亲缘关系
II
Abstract
StudyOnKaryotypeandTaxonmicSignificanceofPolygonatu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