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忽必烈改制
《忽必烈改制》一课,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未做要求,所以要依据教材课文和基本的历史学问,对本课做出教学设计。本课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呼应突出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汉化和民族融合的三大主题,通过比较得出汉化的程度差异,所以对改制本身应从蒙古族游牧文化入手,了解蒙古的军事扩张与军事治理、忽必烈改元建政后所面临的历史课题,以及他本人对汉文化的态度、巩固元朝的统治等角度开放。侧重分析改制的历史必要性,改制的基本内容和局限,深刻体会恩格斯《反杜林论》的观点“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制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进展,摧毁了大批生产力。但是在长时期的制服中,比较野蛮的制服者,在绝大多数状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制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状况’;他们为被制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接受被制服者的语言。”。忽必烈改制实质上是落后的蒙古“旧俗”与中原先进的汉文化的一次较量。既要确定忽必烈改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进展所做的贡献,又要指出忽必烈改制对蒙古旧俗肯定程度的保留,特别是民族卑视政策肯定要指出,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本节课的基本学问,了解忽必烈改制的缘由、大致内容、结果以及特点、影响等。2.理解忽必烈改制的背景,初步分析改制的特点,生疏改制的深远影响。试比较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分析“汉法”与“旧制”的实质区分3.情感培育:体会忽必烈改制为蒙古族的进展作出的努力以及改革的阻力下的敏捷性。
二、学习方法:自学辅导法、比较法
三、学习重点:忽必烈改制的内容的分析与特点的总结
四、学习难点:忽必烈改制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五、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生疏蒙古旧俗游牧、军事扩张、屠杀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12世纪中期,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然后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汗国建立后对四周地区进行长期的征伐战斗,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公元1260年继承了汗位,建都大都(今北京)。到1271年,忽必烈正式称皇帝,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他就是元世祖。元世祖逐步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以后,就集中力气攻打南宋,最终灭了南宋。公元1279年,实现了中国南北大统一。
蒙古旧俗带来的问题;社会经济的破坏、民族冲突的激化、统治危机。
(一)、忽必烈改制的必要性
1、忽必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深感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立志进行变通创新的改革。
2、蒙古国疆域宽广(“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但统治机构落后,行政效率低下,须建立完善的国家机构加强统治。
3、蒙古旧俗阻碍农耕经济进展,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激化。(屠杀、游牧)忽必烈即位前,蒙古旧俗阻碍社会进展。(屠杀、游牧)忽必烈即位前后,“汉法”与“旧俗”之争格外激烈。“汉法”是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即先进的封建文化;“旧俗”主要指蒙古地区的游牧文化,即落后的奴隶制文化。两者之争的实质是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4、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改元称帝,统治中心南移,为改革制造了条件。
5、汉族地主阶级学问分子的鼓动。
(二)、忽必烈改制的内容
体制更新(政治方面:改革政体)
1、缘由:A、统治机构的落后低效与疆域的宽广形成巨大反差。B、汉族地主官僚的鼓动。C、忽必烈生疏到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
2、方案: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3、具体内容(1)在中心:改革中心机构:学科(2)在地方:改革地方机构A、设置行中书省(十大行省)B、设澎湖巡检司学C、开发云南行省(3)兵民分治(4)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5)实行民族分治政策4、影响王有效地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心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进展转变立国之本(经济方面:农桑立国)
1、主要措施A、确定立国方针:农桑立国学科王B、建立农业机构:劝农司、大司农司C、完善农业法规:颁布诏令严禁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颁布“农桑之制”.D、重视技术指导:《农桑辑要》
2、影响:使饱受战斗破坏的北方农业进入了缓慢恢复进展的时期。
国策转变:由逐水草而居以农桑立国忽必烈进展农业的措施:1、诏令天下,以农桑立2、严禁改农田为牧场,实行屯田;3、建立行政机构,完善法规,把农业兴废作为赏罚官员的依据;4、颁布《农桑辑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
三、忽必烈改革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进展,社会经济全面复苏;2、加强了中心集权、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中外沟通;3、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进展。
四、改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2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大理新世纪中学2024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专项突破练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全攻略专题01揭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神秘面纱.docx
-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检测题1新人教版.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3节生态环境保护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2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第10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