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孔子家语辩物》《颜氏家训书证》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孔子家语辩物》《颜氏家训书证》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孔子家语辩物》《颜氏家训书证》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孔子在陈,陈惠公宾之于上馆①,时有隼集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惠公使人持隼如孔子馆而问焉。孔子曰:“隼之来远矣此肃慎氏之矢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②来贡而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物也,以示后人,使永鉴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贡楛矢’,以分大姬③。配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所以展亲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所以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贡焉。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公使人求,得之金牍,如之。

——节选自《孔子家语·辩物》

材料二:

“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辞③,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及《诗传》云“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诗》言:“青青子衿。”《传》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按: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孙炎、郭璞注《尔雅》,曹大家注《列女传》,并云:“衿,交领也。”邺下《诗》本,既无“也”字,群儒固谬说云:“青衿、青领,是衣两处之名,皆以青为饰。”用释“青青”二字,其失大矣。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节选自《颜氏家训·书证》

【注释】①上馆:上等旅馆。②方贿:地方所进贡的财物与土产。③大姬:周武王女儿。④辞:词.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不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隼之来远矣A此肃慎氏之矢B昔武王克商C通道D于九夷百蛮E使各以其方贿F来贡G而无忘职业H于是I肃慎氏贡楛矢石砮J其长尺有咫。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推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咫:古代长度单位,与“尺”组合,估计是大于一尺。

B.铭:雕刻。这里是指在箭杆上刻字,以示铭记。

C.有司:来源于“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此处是指管理“故府”的官吏或部门。

D.《诗》:专指《诗经》。这里是专指邺下版本的《诗经》。

12.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孔子在陈国被安排住在上等宾馆里,他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帮陈惠公弄清了被射落在庭院中的隼身上的箭——楛矢的来历。

B.材料一,孔子在谈话中有意地宣扬了自己一贯的以礼治国的主张。他借先王克商、致远物、铭箭、赠箭等“礼”的措施,阐释周礼的内涵。

C.材料二,颜氏清晰地认识到,“也”字一般用在句末作语气词或用在句中作助词,肯定了河北经传不用“也”字的做法。说明他语法修养深厚。

D.材料二,《诗经》中“青青子衿”,有的儒生认为“青衿”“青领”是衣上的两个部分,都用“青”修饰,颜氏认为这是传本中没用“也”字造成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分同姓以珍玉,所以展亲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所以无忘服也。

(2)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14.两则材料都是谈知识和学问的,各有何侧重点?请略加分析。

【答案】10.DFI11.A12.C

13.(1)古代把珍玉分给同姓,为了表示亲属的亲密关系;把远方的贡物分给异姓,是为了让他们不忘记臣服。

(2)还有一些平庸的学子,听说《诗经》传注中常要补上“也”字,就随意添补,常常补充的不是地方,实在是可笑。

14.材料一通过孔子帮助陈惠公辩物的故事,侧重说明:一个人博学多闻、见多识广是大有裨益的。获取到了知识,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推敲、琢磨,从而学以致用。

材料二中颜氏对“也”字的考证的侧重说明:读书求学要认真钻研,多方探求考证,绝不主观臆断、胡乱增删,否则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句意:隼鸟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啊!这是肃慎氏的箭。从前周武王攻克商朝,打通了通向各少数民族的道路,让他们以各自的特产来进贡,并要求按职业进贡物品。于是慎肃氏进贡了用楛木作杆石头作箭头的箭,长有一尺八寸。

题干的要求是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不需要断句,这和以往要求的“有三处需要断句”不同,注意审题。

“隼之来远矣”是个完整的语义单位,主语“隼”,“矣”表陈述的句末语气词,故在“矣”后停顿,即A处断开。

“此肃慎氏之矢”是个判断句,其后“昔武王克商”是个完整事件,其中主语是“武王”,“克”的宾语是“商”,因此BC处应断开;“通道于九夷百蛮”是“武王克商”之后的举措,“于九夷百蛮”是“通道”的补语,故在E处断开,而D处则不需要断开。

“使各以其方贿来贡”是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