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ENSO循循环环对对全全球球气气候候的的影影响响机机制制
一一、、ENSO循循环环的的基基本本概概念念与与形形成成机机制制
((一一))ENSO的的定定义义与与组组成成要要素素
ENSO(ElNiño-SouthernOscillation,厄尔诺-南方涛动)是热带太平洋海温与大气环流耦合作用的周期性现象,包含厄尔
诺(ElNiño)、拉娜(LaNiña)和南方涛动(SouthernOscillation)三个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厄尔诺指赤道中东太
平洋海温异常升暖,拉娜则对应海温异常变冷,而南方涛动表现为热带太平洋东西两侧气压场的“跷跷板”式振荡。
((二二))海海洋洋-大大气气耦耦合合机机制制
ENSO的形成依赖于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正反馈过程。在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存在显著的纬向温度梯度:东太平洋冷水域与西
太平洋暖池并存。信风将表层暖水向西输送,形成西太平洋海平面升高60厘米、东太平洋深层冷水上涌的格局。当信风减弱
时,暖水向东回流触发厄尔诺;反之信风增强则加强拉娜。这种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被称作“Bjerknes反馈机制”。
((三三))ENSO的的阶阶段段划划分分与与周周期期特特征征
典型ENSO循环包含发展期(6-12个月)、成熟期(3-6个月)和衰减期(6-12个月),完整周期约2-7年。其强度可通过南方
涛动指数(SO)和诺3.4区海温距平进行量化。值得注意的是,ENSO事件具有非对称性:厄尔诺的强度通常高于拉
娜,且1990年代后极端事件频率增加可能与全球变暖相关。
二二、、ENSO对对太太平平洋洋区区域域气气候候的的影影响响路路径径
((一一))热热带带太太平平洋洋沃沃克克环环流流重重构构
ENSO通过改变赤道太平洋的温度梯度,导致沃克环流(WalkerCirculation)发生根本性重组。厄尔诺期间,东太平洋海温
升高削弱东西温度差,使沃克环流上升支东移至中太平洋,导致传统降水区(如印群岛)出现干旱,而东太平洋沿岸(如秘
鲁)暴雨频发。拉娜事件则强化原有环流,加剧区域气候异常。
((二二))海海洋洋热热力力条条件件改改变变
海表温度(SST)异常直接影响海洋热通量分布。厄尔诺使东太平洋蒸发量增加,大气水汽含量上升300-500ppm,潜热释
放改变局地对流活动。同时,温跃层深度变化可达50米,影响营养盐上涌过程,造成秘鲁渔场鱼类资源锐减90%以上的生态
灾难。
((三三))副副热热带带急急流流响响应应
ENSO通过激发大气遥相关波列(如太平洋-北美型,PNA),改变副热带急流的位置与强度。强厄尔诺年冬季,急流轴线
北移2-3个纬度,导致美国南部多雨而加拿大西部偏暖。这种影响具有季节锁相特征,在北半球冬季表现最为显著。
三三、、ENSO的的全全球球气气候候效效应应及及其其物物理理机机制制
((一一))亚亚洲洲季季风风系系统统扰扰动动
ENSO通过改变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对比影响季风强度。典型厄尔诺年,西太平洋暖池收缩导致东亚夏季风减弱,中国长江
流域降水增加20-40%,而印度夏季风降雨量减少15-25%。2002年强厄尔诺事件导致印度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粮食减产
达30%。
((二二))美美洲洲大大陆陆气气候候响响应应
赤道太平洋异常信号沿大气波导西传,引发区域性环流调整。厄尔诺使美国西海岸风暴频率增加50%,1997-1998年事件造
成加州洪灾损失超20亿美元。同时,巴西北部干旱与亚马逊火灾风险上升存在显著相关性(r=0.72,p0.01)。
((三三))非非洲洲与与大大洋洋洲洲气气候候关关联联
ENSO通过印度洋电容器效应影响非洲之角降水。东非短雨季(10-12月)降水量与诺3.4指数呈负相关(r=-0.65),2015
年强厄尔诺导致埃塞俄比亚粮食危机。澳大利亚则表现出显著的反向关系,强拉娜年昆士兰洪灾概率提升3倍。
四四、、ENSO与与极极端端天天气气事事件件的的联联系系
((一一))热热带带气气旋旋活活动动调调制制
ENSO改变大气垂直风切变和海洋热含量,重塑热带气旋生成区。厄尔诺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量减少30%,但东北太平
洋飓风活动增强200%。2015年帕特里夏飓风成为东太平洋最强热带气旋(风速345km/h),与超强厄尔诺存在动力学联
系。
((二二))热热浪浪与与寒寒潮潮事事件件
ENSO通过改变行星波活动影响中高纬度极端温度。厄尔诺年冬季,北极振盪(AO)易转为负相位,导致2015/16年北美经
历-30℃极端寒潮。同时,澳大利亚夏季热浪日数增加40%,20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