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成都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期高2023届11月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道家和庄子提出了“人和自然”的命题,它与“礼乐”传统和孔门仁学强调的“自然的人化”,恰好既对立,又补充。如果说儒家讲的是“自然的人化”,那么庄子讲的便是“人的自然化”;前者讲人的自然性必须符合和渗透社会性才能成为人;后者讲人必须舍弃其社会性,使其自然性不受污染,并扩而与宇宙同构才能是真正的人。庄子认为只有这种人才是自由的人、快乐的人,他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有限存在,成为与自然、宇宙相同一的“至人”“神人”和“圣人”。所以,儒家讲“天人同构”“天人合一”,常常是用自然来比拟人事、迁就人事、服从人事;庄子的“天人合一”,则是要求舍弃人事来与自然合一。儒家从人际关系中来确定个体的价值,庄子则从摆脱人际关系中来寻求个体的价值。这样的个体就能作“逍遥游”。
②这种“逍遥游”是“无所待”,从而绝对自由。它“忘其肝胆,遗甚耳目”,“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连生死、身心都已全部忘怀,又何况其他种种?正因为如此,它就能如庄子在《逍遥游》中强调的那样,获得像大自然那样巨大的活力:“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这是一种莫可阻挡的自由和快乐。
③当然,庄子讲的主要并非身体的飞行,而是由精神的超脱所得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样的乐,不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样的乐。它已不是儒家那种属伦理又超伦理的乐,而是反伦理和超伦理的乐。不仅超伦理,而且是超出所有喜怒哀乐、好恶爱憎之上的“天乐”。所谓“天乐”,也就是与“天”(自然)同一,合乎宇宙规律的和谐一致。
④这种“逍遥游”获得的“天乐”,以排除现实耳目心意的感受、情绪为前提,以“忘”为特点,忘怀得失,忘己忘物。庄子一再强调的,正是这个“忘”字:“相忘以生”“不如相忘于江湖”“吾丧我”,以及庄周梦蝶的故事。只有完全忘掉自己的现实存在,忘掉现实耳目心意的感受思虑,才有可能与万物一体而遨游天地,进而获得“天乐”。所以,这种“天乐”并不是一般的感性快乐或理性愉悦,它实际上首先指的是一种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它之所以是审美态度,是因为它的特点在于:强调人们必须截断对现实的自觉意识,“忘先后之所接”,而后才能与对象合为一体,获得愉快。感官受制于见闻,心思被束于符号;只有摒弃它们,而后才能感应天地、映照万物,与自然合一。
⑤“天乐”在庄子眼里、也就是“至乐”,即最大的快乐。但“至乐无乐”,最大的快乐恰恰是超越了一般的乐或不乐。它无所谓乐与不乐,基于它已经完全失去了主观的目的、意志、感受、要求,而与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并成一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虚”“静”“明”,即排除耳目心意,从而培育、发现、积淀成一种与道同体的纯粹意识和知觉。
⑤总之,不为一时之耳目心意所左右,截取意念,敞开观照,这样的精神便自由了,心灵便充实了,人便可以“逍遥游”了,正如庄子在《齐物论》里强调的那样,“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境界也就达到了。
(摘编自李泽厚《华夏美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道家的“人的自然化”,还是儒家讲的“自然的人化”,都在探究人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B.儒家强调从摆脱人际关系中来寻求个体的价值,而庄子则强调应从人际关系中来确定个体的价值。
C.庄子所说的由绝对自由带来的快乐,既有身体飞行所带来的快乐,也包括由精神的超脱所得的快乐。
D.庄子所谓的“天乐”,不同于孔孟之“乐”,是超出情感好恶、与自然同一合乎宇宙规律的和谐一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通过对儒家和庄于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对比分析,强调庄子从摆脱人际关系中寻求个体的价值,引出论题
B.文章第二段采用引用论证,阐述“逍遥游”“无所待”从而绝对自由的表现,并指出它获得大自然般巨大活力的原因
C.文章第四段通过分析“排除现实耳目心意的感受、情绪”和“忘”的对立统一关系,具体分析了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解析版).docx
-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解析版).docx
- 广西玉林市容县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英语联考(解析版).docx
-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解析版).docx
- 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解析版).docx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解析版).docx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解析版).docx
-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
-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解析版).docx
-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
-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解析版).docx
-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
-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
- 天津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原卷版).docx
- 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解析版).docx
- 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原卷版).docx
- 新疆巴楚县第五中学等3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解析版).docx
- 新疆巴楚县第五中学等3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原卷版).docx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第五中学等三校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解析版).docx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第五中学等三校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