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1-
芣苢练习
一、基础学问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芣苢凌历整个吞枣急不暇择
B、暴发襭之偏坦扼腕?雕梁画栋
C、恶梦????薄言莫衷一是没精打采
D、真谛捋之责无旁贷山清水秀
【答案】D
【解析】A凌厉B偏袒扼腕C噩梦。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收到新颖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对此,他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由此形成风俗、风情、风致等。换言之,《诗经》之“风”,就是指各地区的“风俗习惯”。
A.孔子在编集《诗经》时,如何将一部分诗选入“风”的呢?
B.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
C.在编集《诗经》时,孔子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编入“风”呢?
D.《诗经》中的部分诗,是如何被孔子选中并称为“风”的呢?
【答案】B
【解析】此题以语句复位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力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全都等角度思考。本题横线处的句子承上启下,后文的主语是“孔子”,从主语全都性的原则动身,排解D项;从内容上看,本段谈论的是用“风”来称呼部分诗歌的缘由,而并非是《诗经》中诗歌选择方式或者选择标准的问题,故排解A和C两项。故此题答案为B项。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④《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
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
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①⑥②⑤③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③④①⑤②⑥ D.④①②③⑤⑥
【答案】C
【解析】从语段横线后的“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来看,横线处的最终一空应填⑥,据此排解A、B两项;正由于《诗经》“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才会有《诗三百》的称谓,故③应在④前,据此排解D项。故选C。
4.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之后,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有了制度的保证。接下来,两岸沟通的重点是文化和教育。只有两岸在文化方面合作,才能解决心连心的问题。”在目前于厦门贳笃书院进行的其次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指出,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是联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本届论坛围绕“《诗经》争论——学术?生活?展望”主题,来自大陆和台湾20余所高校和争论机构的60余名学者进行了深入沟通,探讨当代《诗经》争论的最新成果,探究诗经学争论的新思路。
【答案】海峡两岸学者厦门共探《诗经》争论新思路。
【解析】这则消息主要内容为:两岸沟通在经济合作后重点在文化方面,海峡两岸国学论坛日前在厦门进行,两岸学者对《诗经》进行深入探讨。由此可提炼大事主体是两岸学者探讨《诗经》。为使消息明确,可加入时间、地点、大事内容。
5.填空:
(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收集了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2)《诗经》的“六义”指、、,、、;它与、、、合称“五经”。
【答案】(1)诗歌总集西周初年
(2)风雅颂赋比兴《书》《礼》《易》《春秋》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6.从题中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两项()
A.本诗接受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3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1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1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2课第1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学案部编版必修2.doc
- 小学语文同义词蕴藏的同义词是什么.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素养检测六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5课时1判断的概述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3.1政府:国家行政机关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抄济10.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4走向整体的世界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与水文灾害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4节数字地球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2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4.doc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专题7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