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塞上曲(其一)》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塞上曲(其一)》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塞上曲(其一)》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塞上曲(其一)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通过寒蝉、桑林、萧关、边塞、衰草等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表现悲情的意象共造了悲凉肃杀的氛围。

B.诗歌颔联放弃了对仗的工整形式,作者用平实的口语句式和一个“寒”字就凝练地表现了人在边塞奔波之苦。

C.颈联所写幽、并两州边塞,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追逐名利地,诗人用一“老”字赞美武士忠诚。

D.尾联描写“游侠儿”矜夸良马以自诩勇武之状,诗人以此讽喻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并表达了厌战之情。

16.王昌龄《塞下曲》反战主题的组诗共有四篇,这里选的是第一篇,作者的情感表达比较克制,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诗歌首、颔两联写边塞肃杀悲凉的风景,以此含蓄地铺垫厌战之情;

②诗人对边塞征夫只用一“老”字写其辛苦,没有写战场生死;

③诗人最后以对人们勿要斗狠好勇的告诫委婉地表达反战之意。

【解析】

【导语】王昌龄的《塞上曲》以悲凉的意象开篇,描绘边塞的萧瑟与苦寒,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辛。诗中“幽并客”与“尘沙老”暗含对战士命运的同情,尾联则通过“游侠儿”的浮夸,含蓄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的向往。全诗情感克制,却意味深长。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诗人用一‘老’字赞美武士忠诚”错误。“幽并”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他们来到边塞戍边。“老”字写出了这些勇士在边塞的漫长岁月里,在尘沙中耗尽了青春,表现了他们的沧桑辛苦,流露出诗人对他们命运的同情,而不是赞美他们忠诚。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诗歌首、颔两联选取了寒蝉、空桑林、萧关、黄芦草等具有边塞特色的意象,描绘出一幅荒凉、寒冷、肃杀的边塞图景。这种环境描写,没有直接抒发厌战情绪,但通过对边塞恶劣环境的渲染,让读者感受到戍边生活的艰苦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从而含蓄地为厌战之情做了铺垫,在情感表达上较为克制。

②颈联写来自幽并地区的勇士们都在边塞的尘沙中耗尽了青春,一个“老”字,蕴含着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诗人没有具体描写战场上的血腥和残酷,只是用“老”字概括了征夫们在边塞的漫长岁月和艰辛,从侧面反映了战争对人的消磨,这种情感表达不激烈,却深沉而真挚,体现了情感表达的克制。

③尾联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学那些游侠儿,只知道矜夸自己的紫骝马好,以炫耀武力来显示自己的勇武。这实际上是通过对“游侠儿”这种浮夸行为的批判,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态度,即真正的和平与安宁不是靠武力争斗来实现的,希望人们不要盲目追求战争和武力,从侧面表达了反战之意,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克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