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花生白绢病发生规律及多种科学实用防治措施分析
摘要:为降低花生白绢病给花生生产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花生白绢病的为害特点及发病规律,明确了病害的发展周期和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其次,系统归纳了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在内的多方位防控策略,重点阐述了选用抗病品种、土壤消毒、间隔轮作、深翻改土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的实施方法和预期效果。通过上述措施,为有效控制和减轻花生白绢病的为害程度提供了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增产提质的目标,以此为农户、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实践参考。
关键词:花生;白绢病;发生规律
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影响全球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该病由土传真菌齐整小核菌引起,对茎部、果柄、荚果及根部造成严重损害。花生作为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产量和品质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收入和食品安全。白绢病在湿润与温暖的环境下极易发生,尤其在连作条件下,病菌借助其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在土壤中迅速积累,形成难以根除的病害源。白绢病的发生规律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耕作方式和作物种植结构等多种因素紧密相关。由于该病主要通过病菌在土壤中形成的菌核传播,一旦形成菌核,便能长时间在土壤中存活,即使没有适宜的寄主,也能等待时机重新侵染作物。
1花生白绢病的发生规律分析
1.1为害特点
花生白绢病首次在我国大面积出现的时间为1957年,地点为安徽省花生产区,且分布区域逐年扩大,当前在山东、河南、广东、辽宁等区域大面积流行。花生白绢病又被称为白毛病、白脚病,主要为害花生的地上部位,如茎、叶和果实。相较于健康植株,被侵染的植株常表现出生长势衰退,叶片变黄,并在叶子背面形成一层白色或浅黄色的霉层。严重时,病株叶片会出现早落现象。果实受害明显,病果表皮变黄,果壳上出现范围广泛的霉斑,果实内部的种子发育停滞,严重影响产量。花生白绢病多在花生生长中后期暴发,特别是在花生结果、充实和成熟期。此时,由于植株抵抗力下降,病菌侵染机会增多,进一步加剧病害严重程度。花生白绢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条件关系密切。根据相关资料,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5.0,产生菌核的最适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为80%~100%。因此,在温、湿度条件适宜时,花生田间的白绢病发病率和感染程度会明显增大[1]。
1.2发病规律
花生白绢病主要病原为齐整小核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这种病害在世界各地的花生种植区均有分布,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其发生规律与环境条件紧密相关,花生白绢病的发生与气候温度有很大关系。在25~30℃,尤其是当地表温度较高时,病菌的生长繁殖最为旺盛。因此,在夏季高温多湿的环境下,白绢病的发生较为频繁。病原菌更喜欢高湿度的环境,高于70%的湿度条件有利于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连续降雨、田间排水不良或浇水过量都会造成田间湿度过高,促使病害发生。酸性或中性偏酸的土壤更有利于病原菌的生存与繁殖。此外,土壤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也助长了病菌的发展。
作物种植密度过大或连续种植花生等寄主植物,共同创造了病菌孳生的温床。连续单一作物种植导致病原菌数量增多,并随土壤被带到地表或通过器械、植残等传播比较广泛。病菌多以菌丝体或菌丝球(一种抗逆性极强的菌体形态)在土壤中越冬,当第二年植物根系与菌丝球接触时,菌丝球发芽形成新的菌丝侵染植株,尤其是初生根和侧根。病原一般从花生的地下部分开始侵染,使植株出现白色或褐色腐烂的症状,进而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2]。
2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措施
2.1农业防治
2.1.1选用抗病品种
高产抗病花生品种的选育及使用是重要防治方向。目前主要的花生高产抗病品种包括丰花一号、花育17、花育16等。这些品种在选育过程中,强调了对白绢病等主要病害的抗性改良,因此应用对病害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①丰花一号:丰花一号是一种表现出较强的白绢病抗性的品种,由于对白绢病等多种病害具有显著的抗性,同时也有着显著的产量优势,是目前被广泛种植的高产抗病品种之一。不仅如此,丰花一号在生育习性、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特性。②花育17:花育17是一种抗病性强、稳产高产的品种,是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的高产药食两用优良品种。花育17除了具备抗病性,其亩产量、花生品质及对环境的适应度也显示出优秀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户的种植需求。③花育16:花育16不仅对白绢病具有出色的抗性,而且其稳产性、适应性都相当出色。无论抗寒性、抗旱性还是对病虫害的防御力都较强。在选择品种时,农户应充分考虑土壤、气候、管理能力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情况的抗病品种,并结合科学的栽培管理方式以防患于未然。虽然这些种类对花生白绢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但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受病害影响,因此,合理的农田管理、病害监测及预防措施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