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春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春》这首诗歌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朗读、品析、感悟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学素养。教学活动设计注重互动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美和意境美的能力,提升审美鉴赏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能力,增强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素养。
3.培养学生通过诗歌感悟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诗歌,对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春》这首诗歌所蕴含的意境美和修辞手法,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自然和生命的美好有着天然的敏感。他们在语文学习上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但在深入理解和分析诗歌情感及修辞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直观感受,而部分学生则更偏好逻辑分析和推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春》这首诗歌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诗歌中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理解不够深入;二是难以把握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三是缺乏对诗歌整体结构的把握。这些挑战需要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克服。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提问和解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诗人,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诗歌中自然景象的直观感受。
4.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填空、选择题等练习,巩固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春天,你来了吗?”的问题开头,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眼中的春天,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诗歌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诗歌知识和修辞手法,为学习新诗《春》做铺垫。
二、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春》这首诗歌的背景、作者介绍、诗歌结构等。
举例说明:选取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燕子来时新社”等,进行分析和讲解。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新课呈现(续)(约25分钟)
朗读体验: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的情感。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诗人,模拟诗人的创作过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中的自然景象。
四、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填空题、选择题等练习,让学生巩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提出课后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六、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春》这首诗歌,并撰写心得体会。
布置写作作业,让学生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
七、教学反思(约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知识点梳理
1.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
-《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
-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诗歌结构及修辞手法
-诗歌分为四句,每句七个字,符合唐代诗歌的格律要求。
-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3.诗歌意象分析
-春风:象征新生、温暖和希望。
-桃花:象征美丽、繁荣和生机。
-燕子:象征归来、家庭和和谐。
4.诗歌情感表达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具体运用
-比喻: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春风”比喻新生。
-拟人:如“燕子来时新社”中的“燕子”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对仗:如“柳绿桃红”中的“柳绿”与“桃红”形成对仗。
6.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诗歌的韵律优美,符合唐代诗歌的格律要求。
-诗歌的节奏明快,有助于传达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
7.诗歌的整体意境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意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 《制作收音机》(说课稿)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 9.露和霜(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科学人教鄂教版.docx
- 二年级体育上册 2.37各种游戏活动说课稿.docx
- 第1课 彩虹出现——渐变工具的使用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辽师大版(2015)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docx
- 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冀教版.docx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课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时代————农牧文化的交融(说课稿).docx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三单元 交通与生活 2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说课稿2 新人教版.docx
- 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17跳水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 (2024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说课稿 北师大版.docx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