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防控指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防控指南

目次

前言 Ⅱ

引言 Ⅲ

青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防控指南 1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中医诊断与病因病机 1

6西医诊断与病因病机 2

7健康宣教 2

8筛查方案 2

8.1筛查方式 3

8.2筛查流程 4

9预防措施 4

10干预建议 6

11随访与监测 6

12保障要求 7

附录

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调查表 8

参考文献 12

前言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等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eB/TC25)归口

本文件提出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本文件牵头单位:河北省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微、刘路、杜双庆、王尚全、郭伟、王亮、石芝喜

本文件其他起草人:尹世林、高阳、苏凯、顾川川、李锡、张永旺

引言

青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全球发病率约为2%-3%,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不仅导致体态失衡、躯干失对称等外观问题,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心肺功能进行性损害、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及心理社会问题,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长期负面影响。我国作为青少年儿童人口大国,尽管在脊柱侧弯防控领域已取得初步进展,但仍面临早期筛查覆盖率不足、干预手段标准化程度低、多学科协作机制缺失等挑战,防控体系的系统性建设迫在眉睫。本标准的制定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导,立足我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与医疗资源分布现状,借鉴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学会(SRS)循证医学成果,及国内相关指南(如DB4403/T129—2020),结合我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医疗资源分布现状,旨在规范筛查流程、优化分级防控策略、强化多学科协同干预,为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及家庭提供系统性技术指导。通过推广本标准,期望实现“早筛、早防、早治”,降低重症转化率,提升青少年儿童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青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防控方案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筛查、预防、诊疗以及复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师、治疗师等专业人员针对Cobb角10°~40°的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姿势不良群体的锻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WS/T389—2012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

WS/T585—2018中小学生书包卫生要求

GB/T3976—2014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

GB/T16133—2014儿童青少年弯曲异常的筛查

DB4403/T129—2020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筛查及干预指南

3定义

脊柱侧弯[1]是指人体脊柱在冠状面上偏离人体中线所形成的侧凸,多伴有水平面上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生理曲度的改变,甚至伴有肋骨及骨盆的旋转倾斜及周围软组织异常,由于90%的脊柱侧弯病因并不明确,又称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scoliosis,IS)[2]。IS根据年龄阶段又可细分为婴幼儿型(0-2岁),少年型(3-9岁),青少年型(10岁+)三型,在此三型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最为常见[3]。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TR:躯干旋转角度(AngleofTrunkRotation)

CR: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

DR: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igitalRadiography)

5中医诊断与病因病机

青少儿特发性脊柱侧弯常表现“高低肩”、“剃刀背”等,根据这一特征我国医学将其归属于“龟背”病范畴,也有学者认为其属于“脊僵”范围。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龟背论所言,“小儿有龟背者,由儿在婴小时,骨未成,强令独坐,则背隆阜,……致背高隆起,若龟壳之状”。《医宗金鉴》[4]中记载“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认为筋骨之间联系紧密,保持人体筋骨的平衡,当这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