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7T 1821-2011 鲁西黄牛选育技术规范.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B4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821—2011

鲁西黄牛选育技术规范

TheStandardofBreedingforLuxiYellowCattle

2011-02-18发布2011-04-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1821—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扬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省鲁西黄牛原种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尚忠、张英汉、常洪、魏伍川、高雪、李俊雅、任红艳、杨章平、王杏龙、

高翔。

1

DB37/T1821—2011

鲁西黄牛选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鲁西黄牛选育目标、选育数量、质量指标以及种公牛、种母牛的选种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鲁西黄牛原种场的育种工作以及鲁西牛肉用新品种(系)的育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43-1984牛冷冻精液DB37/T514-2004鲁西黄牛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公牛

种公牛指经选种而准备培育作种用的小公牛、青年公牛。

3.2

总性能指数

即多项性状估计的育种值综合为一个指数。

3.3

系谱指数

按照个体系谱中所提供的其父母及祖先育种值信息综合为一个指数。系谱指数(PI)=1/2父亲育

种值(EBVs)+1/4外祖父育种值(EBVg),其中父亲育种值可靠性必须达到85%以上。

3.4

系谱育种值

指利用父母育种值估测个体育种值,系谱育种值(PBV)=1/2母亲育种值(BV)+1/2父亲育种值

(BVe)。

4选育方向的制定

4.1对现有鲁西黄牛进行提纯复壮。

2

DB37/T1821—2011

4.2鲁西黄牛肉用新品系的培育。

5生产性能

5.1品种外貌特征

鲁西黄牛体躯高大,肌肉发达,筋腱明显,皮薄骨细,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耆胛较高,肩宽厚,胸宽深,背腰平直,尻稍斜,四肢端正,蹄质坚实。公牛头方正,颈短厚,稍隆起,肩峰耸起,前躯发育好;母牛头清秀,颈长短适中,乳房发育较好。被毛淡黄至棕黄色,部分牛的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色稍浅,鼻镜肉红色。公牛角粗大,多为龙门角或倒八字角;母牛角细短。

5.2生产性能

5.2.1生长发育性状

断奶重、周岁重、成年体重、体高标准参见附录A。

5.2.2胴体及肉质性状

在中上等营养条件下,育肥期平均日增重800g~900g,屠宰率55%~58%,净肉率48%~50%,眼肌面积85cm2~95cm2。高档肉块西冷、牛柳、眼肉的嫩度剪切力值指标≤3.6kg。

5.2.3泌乳性能

泌乳量800kg~1000kg。

5.2.4次级性状

初产年龄2.3岁~2.9岁,产犊间隔385d,母牛生产年限7年~8年,公牛5年~7年。

6种公牛的选择

6.1选择原理

体型外貌、体尺体重标准、繁殖性能和公牛育种值。

6.2选择程序

6.2.1系谱选择

对待选小公犊,应具有完整的系谱资料,根据系谱指数排队,较高者入选。

6.2.2体型外貌

体型外貌符合品种要求。

6.2.3生长发育及健康

公牛个体发育正常,6月龄体重190kg以上、12月龄体重310kg以上,体质健壮、外貌结构匀称,无明显缺陷,经检疫无任何疫病者。

6.2.4繁殖性状

3

DB37/T1821—2011

13月龄~16月龄试采精,精液品质应符合GB/T4143-1984规定。

6.2.5后裔测定

被选中的待测公牛在24月龄前采精,每头公牛收集600份精液,在三个月内随机配妊150头母牛。每头公牛的儿子全部留下来,在18月龄~24月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并做好数据记录。

6.3公牛育种值的估计

应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BLUP)评定公牛生产性能的优劣,综合评定以BLUP育种值为基础组成的总性能指数(TPI)排序为依据,见附录B计算公式。

7种母牛的选择

7.1选择原理

体型外貌、体尺体重标准和综合评定。

7.2选择程序

7.2.1系谱选择

对待选小母牛及青年牛,首先是按系谱育种值选择,较高者入选。

7.2.2体型外貌

体型外貌符合品种标准,遗传性能稳定,不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