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前小朋友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止1
二、学前小朋友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止一、与传染病有关的知识2
一、与传染病有关的知识
(一)有关定义:病原体、微生物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疾病。(二)传染病的特性●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免疫性●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四)传染病的防止3
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纳米(nm)微米(μm)寄生虫:是指这样一种生物,将其毕生的大多数时间居住在此外一种动物,同步对被寄生动物导致损害病原体:是指在外环境中能侵入机体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4
病程发展的规律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5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定义:能传播病原体的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空气、饮食、接触、虫媒、医源性传播易感人群.6
传染源分类患者:感染了病原体,并出现一定症状和体征的感染者病原携带者:无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健康病原携带者病后病原携带者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由受感染的动物所传播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7
传染病的防止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的接触者进行检疫2.切断传播途径●常常性的防止措施●传染病发生后采用的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提高自身免疫力●采用防止接种的措施8
二、学前小朋友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止流行性感冒(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9
学前小朋友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止病因症状护理预防10
流行性感冒1.病因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播疾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污染手、用品等形成的间接传染。病后免疫力不持久2.症状3.护理●高烧时卧床休息,降温●饮食易消化,房间通风●抗病毒中草药治疗●护理者带口罩,护理患儿后洗手4.防止11
水痘12
麻疹13
流行性腮腺炎14
传染性肝炎1.病因由肝炎病毒引起,病毒分甲、乙、丙、丁、戊型。甲、戊型由消化道传播,其他重要经血液传播,乙肝患者的母婴传播占比较大,患者唾液、鼻涕、乳汁是带病毒的,也也许引起传播。2.症状: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3.护理4.防止:●讲究个人卫生,水杯等平常用品的消毒●幼稚园教职工的定期检查,乙肝五项●早发现、早隔离病人。对其所在班级的玩具、被褥、杯具、碗筷进行消毒15
细菌性痢疾1.病因:志贺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的肠道传染病2.症状3.护理: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实物为主,忌油腻、刺激性食物准时用药排便后,温水清洗4.防止:●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加强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可用某些中草药防止16
流行性乙型脑炎17
病名潜伏期(天)病人隔离期限(天)接触者检疫期(天)流感1——2症状消失3水痘13——17全部皮疹干燥结痂21麻疹10——14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5天21天,人工被动免疫者28天流行性腮腺炎18腮腺消肿后9天21菌痢1——4症状消失后一周7甲型肝炎21——28发病后40天42乙脑7——14体温正常不检疫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