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308T062 茭白绿色生产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03.100.20

A10

DB3308/T

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

DB3308/T062—2020

茭白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StandardforGreenProductionofWildRiceStem

2020-01-17发布2020-02-27实施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8/T062—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衢

州市衢江区茭阳家庭农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萱、周爱珠、甘宏信、郑蔚然、王祥云、刘慧琴、李朝森、程慧林、林燕清、

郑春磊、孙利梅、林晓军、舒水根、郑雪玉、宋建忠、郑国珍。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308/T062—2020

茭白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茭白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

档案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茭白绿色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3.1

雄茭

未被菰黑粉菌寄生、茎秆不能膨大形成茭白产品的茭白植株。

3.2

灰茭

肉质茎冬孢子堆较多,致使品质下降丧失商品价值的茭白。

3.3

游茭

茭白根状茎上长出的植株。

3.4

有效分蘖

由茎基部侧芽节间萌发生长出的能够形成正常商品茭白的植株。

3.5

种墩

留种繁殖用的茎丛。

3.6

1

DB3308/T062—2020

叶枕

叶片与叶鞘连接处的外侧,呈近似三角形,又称茭白眼。

3.7

薹管

茭白肉质茎以下的茎秆。生产上主要采集肉质茎以下至土壤下面5厘米左右,节间相对较长的部分

茎秆。

4产地要求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g/kg以上、pH6~7为宜,栽培地块地势

平坦、水源丰富、排灌便捷。高山单季茭白应选择具有高山气候特点,海拔在500m~1200m的区域,

光照好、土层深厚、有水源、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以凉水经过的水田或近水库灌溉的地块为宜。

5品种选择

应选择优质、抗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单季茭白可选择金茭1号、金茭2号等品种;双季茭白可选

择龙茭2号、浙茭3号、余茭4号等品种。

6栽培技术

6.1育苗

6.1.1种株选择

每年开展种株选择工作,清除雄茭、灰茭及混杂变异株,重复2个生产季仍表现优良种性的,即可

作为种株留用。选择符合品种特性,株型整齐、无灰茭和雄茭、采收期集中、孕茭率高、结茭部位较低

的植株做好标记

文档评论(0)

睿智的P社玩家 + 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