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文阅读专题2第1节形象.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形象——大漠孤烟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以考查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为主,且常与评价作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结合起来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即指诗人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就诗歌的形象而言,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物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则多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偏重写景的诗歌偏向于意象与物象。命题材料圈定在唐诗宋词,题型趋于纯主观化,考查内容越考越细,试题难度加大,评分尊重考生的个性化解读与评价。真题体验延伸[2012·重庆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1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2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3答:_________________[解题分析]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后两句则表现了词人的品质。这位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寰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一个“怪”字写出了他容貌奇特的整体特征。其中,“发短”暗对清朝的“长辫”,是极有胆识的艺术展现。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尝试解答]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细节描写和对比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性格。驾驶员理论考试http://安全文明考试http://安全文明网驾驶证考试网驾考试题最新题库2016年2017年科目一考试科目四考试驾照考试[诗歌助读]明末清初之际,不少知识分子面对满清贵族的血腥屠刀或抗争,或遁入空门,誓不与清合作,表现其高尚的品格气节。本词中作者首先通过白描手法和对比、比喻,表达了面对清王朝的“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等闲视之,无所畏惧。下片进一步刻画出一个遗世独立、傲岸不羁的人物形象,“闲倚杖,戏临罾”;进而引出“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跟上片“霜侵雨打”词意前后对照,上下呼应,象征残酷苦涩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映衬着词人骨骼硬、心意冷,不畏险恶,不慕权禄,宁可隐居深山穷壤、苦熬栉风沐雨的凄楚生活,也要始终铮铮然清峻自立的形象。010201[2013·江西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02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03辛弃疾04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05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0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0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03[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能力。[尝试解答]兰、蕙、菊都象征着品德、志向、气节的纯洁和高尚。(作者在这里引用屈原的诗句,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志节和情操,不管自己如何不如意,也决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诗歌助读]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上片直接抒写诗人的“长恨”和“有恨无人省”的感慨。作者引用屈原诗句,借以表达自己的志节和情操。辛弃疾在遭朝中奸臣谗言排挤,被削职乡居的情况下,依然不忘报国之志,表明自己绝不会随波逐流、与投降派同流合污,沆瀣一气。这里劝屈原要善于审时度势,采取从时随俗的处世态度。下片抒发自己理想无从实现的感慨,情绪又转入激昂。词人用张翰的典故,其实也是心中不平的牢骚之气。辛弃疾的抗金复国理想难以实现,志业难遂,还要那“身后”的虚名干什么?因为南宋统治集团本末倒置,是非不分,置朝廷危亡于不顾,而一味地苟且偷安。词人对南宋朝廷腐败政局的严厉批判和愤怒呼号。词人用屈原《九歌》点明恨别乐交乃古往今来人之常情,表明词人和饯行者陈端仁的情谊深厚,彼此都不忍

文档评论(0)

yingjiali19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