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文化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pptx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文化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

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目;课标要求;?;?;【概念阐释】无为而治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这一思想对约束统治者暴政、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政治;【概念阐释】士阶层

士阶层是先秦时期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期,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时期以后,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劳动生产的读书人。;派别;3.历史意义: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后期;3.结果: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与文学

(一)医学(选必2)

1.战国时期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医学诊断。

2.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二)文学

1.《诗经》:春秋时期成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

2.“楚辞”:屈原采用楚国民歌方言,创造出一种句子较长的新诗歌体裁,称为“楚辞”,是浪漫主义文学。《离骚》《天问》是其代表作品。;视角1诸子百家的主张与关系

【史料探究】

史料一先秦时期诸子的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韩非子》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史料二;思考(1)根据史料一,指出道、儒、法、墨四家的思想主张。

(2)提取史料二图中信息。;【名师点拨】

诸子百家思想的差异;视角2春秋战国治国理念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史料探究】

史料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史料二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韩非子·有度》;思考请指出上述两则史料中观点的异同。;【史论凝炼】

1.孔子的道德教化

(1)表现:强调为政与教化不二,认为统治者个体的道德修养是实现社会道德教化的前提,提倡以身教作为道德教化的基本方式。

(2)特点:道德政治化,政治道德化,强调伦理道德在为政治国中的主导作用。伦理道德可以直接转化为政治统治原则。;2.先秦时期的法治思想

(1)“不法古,不循今”的进化史观。法家认为人类社会是发展运动的,法律制度因势而立。

(2)“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在法家看来,“趋利避害”是古往今来人人固有的本性。治理国家不能靠道德说教,倡导用赏罚和“法治”。

(3)“废私立公”的公法观。法家把“法”和“礼”对立起来。为了“兴公利”,必须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法治”。

(4)民富国强的功利主义。法家把“趋利避害”的人性与国家的富强结合起来,用赏赐和刑罚诱使、驱使人们耕、战。;【典例精析】

[2023·全国新课标卷]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思维导图];【跟踪训练】

1.[2023·重庆卷]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倡导人人平等

B.劳动教育开始普及

C.墨家重视生产技艺

D.平民阶层得到发展;解析据材料“孔子……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