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金融监管发展历程、现状及挑战分析综述
目录
TOC\o1-2\h\u22631中国金融监管发展历程、现状及挑战分析综述 1
8235(一)发展历程 1
62001.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发展历程 1
53682.我国金融科技政府监管发展历程 2
14126(二)我国金融监管现状 3
29077(三)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4
245681.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4
312272.执法能力的不足 4
6701.监管方式方法单一,存在监管空白 5
46392.人才资源不对称 5
(一)发展历程
1.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我国实行的是复合中央银行制,央行既行使货币发行又对金融进行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银行,各金融机构高度统一管理。
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92年,是统一监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开始了改革,中国银行、建行、工行渐渐从央行分离出来,成为专业银行,同时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也在增加,这时需要一个专门统一监管和协调的职能部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央行职能,不再办理私人借贷业务。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也在此阶段被不断涌现,资本市场得到发展,相关的金融监管规章制度开始建立。这一阶段只有央行一个监管部门,同时这也是适应改革开放的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1993-2016年,金融分业监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适应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政府分别于1992年、1998年、2003年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证券业、保险业和银行业得以分业经营,提升各监管机构的专业监管能力。
2017年至今,综合监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了加强金融风险防范,2017年11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成立金融稳定和发展委员会,协助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发展,同时也拉开新时代金融监管改革序幕。为了顺应综合监管的趋势,深化金融监管改革,政府在2018年将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成银保监会,我国开始进入“一委一行两会”的监管时代。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也愈加完善,监管制度更加健全,综合监管的步伐正在迈开。(如表9所示)
表9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发展表
新中国成立—1983年
复合中央银行制
统一监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978-1992年)
1978—1983年
开始改革,中国银行、建行从央行分离
1984年
人民银行正式行使央行职能,现代央行制度确立
1992年
中国证监会成立
分业监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993-2016年)
1998年
保监会成立
2003年
银监会成立
综合监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017年至今)
2017年
金融稳定和发展委员会成立
2018年
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成银保监会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2.我国金融科技政府监管发展历程
金融科技是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的金融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而金融科技的前身则是互联网金融,2016至2018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而我国对其的监管也在由开始宽松到渐渐地加强。具体政策见表10。信息和数据逐渐成为监管着力点,国家也加大了对互联网小贷公司的违法打击力度。
(二)我国金融监管现状
当前我国的监管框架是“一委一行两会一局”,即国务院金融稳定和发展委员会(一委)、中国人民银行(一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两会)和各地监管局(一局)。国金委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央行更多的是担负起宏观审慎管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履行货币政策职能和宏观审慎职能;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则更加突出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职能;各地监管局则在金稳会和行为监管职能的领导下维护地区的金融稳定。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吸取经验教训,我国也在不断探索金完善融监管框架,结合我国国情,国家提出了“双支柱监管政策”。“双支柱”即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两种政策负责不同的周期,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周期,宏观审慎政策调控金融周期,当前监管的重点是去杠杆、去通道、去链条、规范影子银行和银行表外业务。
2016-2020年,国家对各类互联网高风险平台进行整治,P2P平台实现全部清零,2019年《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颁布,监管层对“金融科技”加以审视,金融科技顶层规划趋于完善。2019年底,央行宣布进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北京为最先试点的城市,2020年4月,央行扩大试点范围,新增上海、深圳等6座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版“监管沙盒”的落地。
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1.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目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AD公募REIT管理模式分析综述》2100字.docx
- 2025《知假买假行为问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综述》1800字.docx
- 2025《食品安全领域知假买假行为概述综述》1300字.docx
- 2025《社会工作介入昆山市S镇农村留守老人互助养老问题研究》开题报告2400字.docx
- 2025《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docx
- 2025《知假买假行为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700字.docx
- 2025《包钢集团财务工作的研习报告》3100字.docx
- 2025《国外金融科技监管分析综述》2000字.docx
- 2025《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立法现状综述》2500字.docx
- 2025《中国数字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陷入“信任获取”困境的原因综述》28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