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学研究经学四书论语.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第十五)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第十七)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第十二)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第一)“仁”是儒家对人的内心道德的一个高标准的要求,一个人有了内在的优秀品质,才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风度,这就是“礼”——礼巧辞,长于外交。齐相田常伐鲁,他奉命出使,游说诸侯,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举而动五国之政。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子贡毅然使楚,引来救兵,终解陈蔡之围。子贡还精于理财,经商有道,“货殖焉,臆则屡中”,家累千金。每出使则结驷连骑,车仆之盛,拟于王侯,所到之处,直可与国君分庭抗礼。时鲁国大夫孙武赞曰:“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谦道:“譬诸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视孔子有如日月,自谓不能超过。孔子逝世,子贡独守孔墓六年,哀丧至极。南宫适*国学研究经学四书南宫适(括),即南宫敬叔,字子容。“南宫敬叔以富得罪于定公,奔卫。卫侯请复之,载其宝以朝。夫子闻之,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子游侍,曰:‘敢问何谓如此?’孔子曰:‘富而不好礼,殃也。敬叔以其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将有后患也。’敬叔闻之,骤如孔氏,而后循礼施散焉。”以后他拜孔子为师,处处言语谨慎,崇尚道德,每日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称他“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他曾問孔子:“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何也?”孔子赞之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公冶长*国学研究经学四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执掌朝政的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许配他为妻。公冶长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子犁,早亡,一个叫子耕。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一生教书育人。公冶长(前519-前470),字子长、子芝。齐国人,亦说鲁国人。孔子的女婿。闵损*国学研究经学四书闵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鲁国人。闵损以德行著称,孔子特别表彰他的孝行,说他顺事父母,友爱兄弟。汉代刘向《说苑》中曾记载“鞭打芦花”的故事(即《闵子骞单衣记》),闵损十岁丧母,继母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父亲知道后非常愤怒,要把后妻赶走,闵损反而为后母求情。他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他的孝行感动了父母,也深得远近之人的赞赏。闵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之禄”。季氏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之宰,他却要来人替他婉言推辞,并说,如果再来召我的话,那我就只好渡过汶水出国去了。原宪*国学研究经学四书原宪(前525——?),字子思(不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又称原思,亦称原思仲。宋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孙子家语》作四十六岁)。清静守节,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曾做过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孔子死后,退隐草泽中。子贡为卫相,摆着大排场去看他,见他衣冠褴缕,耻之,说:“夫子居然乐于过这种生活,真是有病!”原宪答道:“我听说,没钱花是贫穷,辛辛苦苦学了道却不去行正道,那才是有病。象我,是贫穷,而不是有病。”子贡大惭,为轻易说错了话而后悔了一辈子。宰我*国学研究经学四书宰我(前522~前458),名予,故又称宰予,字子我。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长于辞令,以言语著名,乃孔门十哲之一。因昼寝而不为孔子所喜,骂其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甚至不无懊悔地道:“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宰予深思好问,有独见,敢犯颜,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孔子提出居丧要以三年为期,宰予反驳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难以辩解,唯有痛心指责:“予之不仁也。”孔子曾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宰予便向孔子提出了一个两难假

文档评论(0)

135****2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