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学用专题地图单元活动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doc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学用专题地图单元活动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8-

学用专题地图

(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1~3题。

1.上图属于 ()

A.缩微地图 B.专题地图

C.影像地图 D.数字地图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

3.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有,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干旱 D.⑧—高寒

【解析】1选B,2选C,3选D。第1题,该图特地反映世界人口的分布,因此应是专题地图。第2题,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其中①②是中国和印度,是进展中国家,③④是西欧和北美东部,是发达国家。第3题,⑤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终年高温少雨;⑥是亚马孙热带雨林,高温多雨;⑦是南极大陆,气候特征是酷寒、烈风和干燥;⑧是青藏高原,特征是高寒。

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

A.全年干旱多晴区

B.夏半年多雨区

C.夏雨集中区

D.夏雨区

5.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缘由是 ()

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高压脊的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多对流雨

6.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人类活动

【解析】4选C,5选A,6选C。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①地区主要是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依据7、8月份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得出结论。第5题,M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夏秋季节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第6题,由图示可看出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地区主要在祁连山地区。

【补偿训练】

读下列四幅人口专题地图,完成(1)、(2)题。

(1)四幅图中属于点值法绘制的地图是 ()

A.①B.②C.③D.④

(2)关于图④,说法正确的是 ()

A.常住人口在8000万以上的省区均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京、津、沪、辽由于劳动力指向型产业疏散导致城镇化率高

C.沿海省区的城镇化率总体上低于内陆省区

D.城镇化率、常住人口、近一年的人口增量之间无相关性

【解析】(1)选C,(2)选D。第(1)题,③图是用圆圈(点)绘制的,且每个圈(点)大小不同,圈(点)越大,人口数值越大,而且接受定位布点方法,将点配置在图面上的。第(2)题,读图,常住人口在8000万以上的省区包括的山东、河南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辽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衰退,导致人口削减。沿海省区的经济增长快,城镇化率总体上高于内陆省区。城镇化率、常住人口、近一年的人口增量,分别反映成熟度、进展基础、活跃度的指标,它们之间无相关性。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专题地图,完成7、8题。

7.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沙漠

8.适宜进展畜牧业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7选B,8选D。第7题,北方平原宽敞,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故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第8题,读图可得,a是水田,b是旱地,c是林地,d是草地,其中草地适宜进展畜牧业。

(2024·海口高一检测)读“我国南方地区某环境问题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M地成为某环境问题重点区的主要缘由是 ()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废气排放量大

B.沿江工业进展较快,废水排放量大

C.大水漫灌抬升地下水水位

D.人地冲突突出,过度开荒,破坏植被

10.N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建设对下列问题改善作用较明显的是 ()

A.珠江流域水污染

B.珠三角酸雨危害

C.洞庭湖湿地萎缩

D.长三角海水入侵

【解析】9选D,10选C。第9题,图示M地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环境问题应为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度开荒,破坏植被而引发;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重点区域应为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农业一般不需要漫灌。第10题,N生态安全战略工程主要实施于东南丘陵地区,其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可减缓洞庭湖泥沙的淤积速度,有利于洞庭湖湿地的恢复。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月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进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1)说出阅读该图的步骤。

(2)依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解析】第(1)题,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读图名,初步了解专题地图展现的主要内容;认清图例和注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济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E3QQ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