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古诗两首《阳关曲 中秋月》课件(共29张PPT).pptVIP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古诗两首《阳关曲 中秋月》课件(共29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第二课时古诗二首助读资料字词精讲品读释疑初读感知当堂检测结构主旨课堂拓展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溢、清寒、玉盘”等词语的意思。2.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结合注释弄懂古诗大意。(重点)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主要作品:著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走近作者

溢yì我会认

看kàn(看见)kān(看守)多音字转zhuàn(打转)zhuǎn(转身)

溢:清寒:玉盘:理解词语充满而流出来。清朗而有寒意。比喻洁白晶莹的圆月。

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

核心问题:这首诗传达了怎样的节日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串珠问题:1.《阳关曲·中秋月》前两句诗以什么为主?后两句以什么为主?2.诗人苏轼为什么发出“此生此夜不长好”的感叹?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串珠问题”。

梳理文意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溢:充满而流出来。】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清寒:清朗而有寒意。】【银汉:又叫银河、天河。睛天的夜空中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转:移动。】【玉盘:比喻洁白晶莹的圆月。】【阳关曲:词牌名。】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观赏?

整体感知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首句中虽未出现“月光”“如水”等字,但“溢”字、“清寒”二字,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次句运用比喻写出了银河闪耀、皓月当空的美丽景色。“玉盘”给人月儿冰清玉洁之感,“转”字暗示它的圆。品析:比喻

“玉盘”让我想到了李白《古朗月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0007__x0007_示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拓展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两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由上文的写景转为抒情,如此美丽的月夜终究不会长有,慨叹“此生此夜”的美好如此之短。“何处看”的发问含有忧伤之意。品析(重点):对仗、抒情

概念对仗指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强词语表现力。表达效果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给人以美感。判断方法:判断对仗,可以参照以下三个原则: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品析对仗

这首诗传达了怎样的节日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核心问题:描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达了团聚欢乐的节日气氛。《阳关曲·中秋月》表达了诗人团聚后又要分离的哀伤。

1.《阳关曲·中秋月》前两句诗以什么为主?后两句以什么为主?串珠问题:《阳关曲·中秋月》前两句诗以写月色为主,后两句诗以抒情为主。

2.诗人苏轼为什么发出“此生此夜不长好”的感叹?因为诗人苏轼感慨团聚的难得,有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所以发出“此生此夜不长好”的感叹。

月色美——美好月圆——愉快当年当月——团聚次年中秋——别情赏月色之美叹离别之情阳关曲·中秋月课文结构

《阳关曲·中秋月》这首词记述的是苏轼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lóuhāo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国学诵读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桃符】古人辞旧迎新时,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