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

2018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某同学利用下表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农民在经济上翻了身

B.合作化运动——消灭了私有制度

C.宪法颁布——建立了社会主义

D.人民公社化——迈步走向共产主义

解析:从材料中两类人的比重及其占有土地的变化等信息可以看出,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广大贫农、中农得到了土地。B、C、D三项结论与题干材料含义不符。

答案:A

2.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基础雄厚 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一五”计划的实行 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解析: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其中成就之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故选C。

答案:C

3.(2016·全国卷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说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比例失调和混乱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答案:A

4.下面是从旧货市场收集到的民间资料,为某橡胶厂党支部会议记录,其年份模糊不清,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记录可能写于()

日期:?年二月廿六日

时间:上午九时零分

地点:党支部

主持人:刘海亭,

记录:经硕钰

出席人:全体党支部成员

会议内容:1.讨论当年国家计划的有关指标和当月作业计划;2.关于资本家排队分类问题;3.关于文化学习问题;4.有关职工生活问题。

A.1952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7年

解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当年国家计划的有关指标”表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关于资本家排队分类问题”表明当时处于三大改造时期。结合两者发生时间,可以判断这一年应该是1956年。

答案:B

5.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它()

A.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C.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选A。中国八大召开时,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排除B项;C项发生于1960年,排除;D项制定于1958年,排除。

答案:A

6.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

解析:“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再结合题干时间“1958年7月”,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的思想,故选C,排除A、B;1952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排除D。

答案:C

7.某著作有一段描述,有几个字由于印刷问题看不清楚:“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你认为“□□□”应该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一五”计划

解析:解题时注意抓住“19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