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为保持人体稳定的内环境,系统pH值应保持在7.35-7.45的小范围内。整个有机体对于pH值的改变非常敏感。人类只有在血液pH值6.8-7.8之间生存。血液pH值低于7.37被认为是酸中毒,高于7.43是碱中毒,超过7.2-7.6的范围将有生命危险。第55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需要一个稳定的酸-碱内环境,肾脏和肺作为排泄和呼吸器官参与调整活动。在肾脏衰竭的情况下,身体的酸碱平衡被打乱。肾脏没有能力排泄多余的不挥发酸,恢复身体自身的缓冲液(碳酸氢盐等),继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透析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在透析液中选择合适浓度的缓冲液达到改善病人的酸碱状态,纠正病人的酸中毒。第56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人体的酸碱参数范围酸碱参数正常值(范围)H+浓度(动脉血)pH值(动脉血)pO2(动脉血)pCO2(动脉血)碳酸氢盐(动脉血)碳酸氢盐(静脉血)CO2(静脉血)40.0(37-43)nmol/l7.40(7.37-7.43)95.0(90-100)mmHg40.0(37-43)mmHg24.0(22-26)mmol/l27.0(25-29)mmol/l28(26-30)mmol/l第57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碳酸氢盐缓冲液公式CO2+H2O←→HCO3-+H+〔+Na+〕1.2mmol/l24mmol/lpH=7.4第58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碳酸氢盐缓冲液中加入酸H++HCO3-←→H2CO3←→CO2↑+H2O肺将酸加入到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中,碳酸氢根和氢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碳酸,而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刺激位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的化学受体,使肺的换气增加,将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第59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碳酸氢盐缓冲液中加入碱OH-+H2CO3←→HCO3-↑+H2O↑肾脏CO2+H2O将碱加入到碳酸氢盐缓冲液系统中,与碳酸反应,形成碳酸氢盐。在这个反应中碳酸被使用,要通过消耗二氧化碳和水再生。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一定程度的换气被禁止。过量的碳酸氢盐由肾脏排出。第60页,共10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液pH值、碳酸氢根和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动脉血酸碱的参数是:氢离子(H+),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应的碳酸氢根浓度应用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由这些值计算得出。由于动脉氢离子浓度、碳酸氢根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内在联系,可以从已知的两个参数计算出未知的一个参数:pH=6.1+log〔HCO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如何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ppt
- 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ppt
- 面与面垂直判定.ppt
- 膀胱的神经支配.ppt
- 正常肾脏的超声诊断 (2).ppt
- 锐角三角函数正切.ppt
- 肛肠科换药常用药物作用及换药方法.ppt
- 输液反应及处理课件课件.ppt
- 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配合护理.ppt
- 肝脏分叶解剖.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