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公司徽标公司徽标理解意境的内涵古代诗歌鉴赏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01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02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03谈谈意境04030102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象+意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1、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例】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意境:小楼深巷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意象: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1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2意境可由一个意象来表现,但更多是由多个意象共同来表现的。2、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触景生情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1清平乐村居辛弃疾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此词写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此词的意境所在。B、寓情于景C、以景托情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写“不尽”的“边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片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意境壮阔而悲凉。D、情景分列
蜀相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E、景略情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1“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2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3“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形成比较规范的答题模式。
运用什么手法,
抓住什么意象,(形成和谐画面)
营造什么意境(气氛、氛围)
表达什么情感。
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孤寂、凄凉、幽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培训资料-手术室护理发展.ppt
- 孔雀东南飞正式.ppt
-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管理.ppt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pt
- 土的组成与结构构造.ppt
- 寿险意义和功用.ppt
- 古今言殊.第二课时(文言句式).ppt
- 2025年山西省沂州市五寨县实验学校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精选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年常德市鼎城区四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泰兴市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检测指导卷含解析.doc
- 2025年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红林学校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中国荧光灯电子支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商标转让居间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docx
- 2024届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年龙陵县四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燃气安全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中国药品冷藏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通化市梅河口市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峡江县小升初数学重难点模拟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