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稻种植绿肥压青还田减肥试验过程及结果讨论分析.docx

水稻种植绿肥压青还田减肥试验过程及结果讨论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种植绿肥压青还田减肥试验过程及结果讨论分析

摘要:为了探索绿肥压青对水稻栽培化肥减量的增效效应,本研究在蒙山县新圩镇设置了田间试验,对比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农艺性状及经济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配方施肥、绿肥压青不减配方肥、绿肥压青减肥10%和绿肥压青减肥20%共4个处理,通过详尽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发现在绿肥压青的基础上适度减少化肥用量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11.3%~26.5%,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研究证明,绿肥压青与测土配方施肥结合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关键词:绿肥压青;化肥减量;水稻;测土配方施肥

水稻是蒙山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多年来蒙山县水稻单产跟以前对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也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目前,粮食特别是水稻的单产提高,大多是因为增加了化肥用量,而化学肥料投入量的增加,对农田生态、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造成影响。为进一步发展绿肥生产,改善农田生态,提升稻田土壤的质量,探索农田绿肥使用对于化肥减量的增产效应,特设置了以1500kg/亩绿肥压青还田替代化肥的处理进行试验。试验设置了配方施肥(N∶P∶K=11∶9.8∶6.7,对照组)、绿肥压青不减配方肥、绿肥压青减肥10%、绿肥压青减肥20%共4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于蒙山县新圩镇进行水稻田间试验,研究水稻绿肥压青还田化肥减量试验效果。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条件下,在绿肥压青还田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配方施肥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增产4.25%~15.44%,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等养分的含量,绿肥压青对于化肥减量具有增效效应。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本试验选址于蒙山县新圩镇新圩村19组农户李月仙家的田地。该地块属石灰性潜育田土类型,土壤质地适中,为壤土,具备良好的耕作性能。耕层厚度达17厘米,有利于作物的根系生长。此外,该地排灌系统完善,能够确保水稻生长期间的水分管理需求。前茬作物为早稻,历年亩产量稳定在430千克左右,氮、磷、钾的比例通常为13∶5∶7。为全面了解土壤基础肥力状况,于2022年3月对试验地耕层土壤进行了混合样本采集,并进行了详细的化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为7.6,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为49.7克/千克,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全氮含量为0.325%,有效磷含量为10.0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为275毫克/千克。这些数据为后续的肥料施用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1.2试验材料

本试验精心选取了中浙优26这一水稻品种,凭借高产潜力、优良品质及出色的抗逆性能,其在试验区域的适应性与表现力得到保障。在肥料配置上,严格筛选高标准肥源:氮肥采用柳州产、含氮量不低于46%的高效尿素,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氮素支持;磷肥选用贵港出品、五氧化二磷含量不低于14%的过磷酸钙,促进根系发育与籽粒饱满;钾肥选用加拿大进口、氧化钾含量不低于60%的氯化钾,以增强植株抗逆性和提高产量。此肥料组合品质卓越,经过科学配比和精细化施肥管理,精准调控水稻营养需求,探索针对特定地块的最优化施肥策略,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坚实依据。

1.3试验设计

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试验采用了严谨的设计方案,具体如下:

1.3.1试验设置与重复安排

本试验共设置了4个处理组,各处理组均设置3次重复,以消除偶然误差。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式,确保各处理组在试验田中的分布具有代表性。每个小区的面积为30平方米,这既保证了试验规模足以体现处理效果,又便于进行田间管理和数据收集。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处理1:实施标准配方施肥,氮、磷、钾的比例设定为11∶9.8∶6.7,作为对照组。

处理2: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额外添加1500千克/亩的绿肥进行压青还田,以探究绿肥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处理3:采用90%的配方施肥量,并结合1500千克/亩的绿肥压青还田,评估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绿肥的替代效应。

处理4:进一步将化肥用量降至80%,同样结合1500千克/亩的绿肥压青还田,深入探索化肥与绿肥的最佳配比。

1.3.2种植时间与规格布局

精心规划试验小区,规格为6米×5米,确保将每块小区面积精准控制在30平方米,为科学试验提供标准化的空间基础。小区间特设独立进排水沟,配以30厘米宽、20厘米高的田埂,实现了水分管理的精准隔离与高效调控。在种植规格上,采取16厘米×30厘米的株行距布局,既遵循了当地水稻种植的传统习惯,又便于观察分析。小区内17行水稻整齐排列,每行38蔸,共计646蔸,折合成亩种植密度高达14356蔸,既保证了足够的样本量以供研究,又优化了田间配置,为深入探究不同处理下水稻的生长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1.3.3施肥方法与实施细节

施肥策略上,试验区氮肥的分配情况是20%作为基肥,30%作为回青肥,剩余的50%作为分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